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高额储蓄现象折射的经济社会隐忧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仅仅在一个多月后,这一数据被再次刷新,2006年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再创新高,达到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按照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扣除20%的利息税,存款利率为1.80%。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CPI0.9%计算,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存款利率只有0.9%。即便如此,居民储蓄余额在2月份还是冲破了15万亿元的大关。很显然,无论是降息还是20%的利息税都无法抵挡人们执著的储蓄情结。15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人们… 相似文献
2.
浅谈会计信息的失真与会计诚信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学界一直把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作为会计体系并列的两大分支。随着预算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改革,非营利组织的逐步规范,我国的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预算会计体系已不能适应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无法满足现阶段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在执行中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急需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本质特征重新构建政府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不仅意味着充足稳定的财政收入,同时应具备规范合理的汲取方式。基于此,本文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从多维视角综合评价了2001—2006年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并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财政汲取能力呈现较大差异,并且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态势;财政分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等因素从不同角度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 相似文献
4.
财政学学科基础的多元化与课程体系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智莲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4):40-45
体制转轨与经济学转型要求财政学在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内重新确立研究对象,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高等学校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是一个能够体现财政学转型的窗口。我们选择国内36所高校财政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作为样本,对其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统计与分析,从中梳理现代财政学在中国发展的脉络与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现代财政学发展呈现的种种特点在财政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已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以经济学为主、兼有管理学的学科基础课体系已基本形成,数学开始在学科基础课中分得一席之地;以政府预算、税收、财政支出类课程为主的专业核心课程框架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检验与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地方政府汲取资源、有效供给公共品的能力.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因各自拥有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差异,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汲取能力强弱不同,地区间的公共品供给能力也存在巨大差异.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中国30个省级政府作样本.从财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给能力两个层面设定23个评价指标,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能力参差不齐、弱者居多,不利于公共品特别是基本公共品在地区之间的大致均等化供给,对此本文给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地方财政学》课程在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比较目前国内不同版本的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异同,总结了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的沿革及其基本框架,指出目前我国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体系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财政学教材内容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贾智莲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1)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面对国家发展战略重心西移的历史机遇,民族地区应坚持外援扶助和内涵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科学的“输血”机制并培育良好的“造血”机制,最终使民族地区走上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9.
税收努力、环境差异与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是地方政府主观汲取努力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来自中国大陆26个省份的省级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剔除了环境差异的影响后,得出基于"基准环境"的省级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测评结果.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主观汲取努力,也会受到经济总量与结构等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国债政策功不可没 近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中央政府从1998年开始,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内需不足的宏观经济环境,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中保持了一枝独秀,而在这一进程中,国债政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从1998年至2000年这三年中,中央政府共增发了36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国债政策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