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通过法规归纳法和经济学模型分析法透视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支出的性质,为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土地出让金收入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公权力即公共利益对私人产权的强势地位汲取的土地开发增值收益,是国家"先征后让"的结果;从支出结构来看,土地出让金支出具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的公共财政功能。土地出让金收入性质突出了公共利益和私人财产的对立,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应眼点则应重在创设公共利益与私人产权在利益上平等博弈机制,体现"公产私产地位平等"物权法的精神。建设具有合理依据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分配技术方案的理论支撑,是设计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制度的基础,是当今之要务。土地出让金的公共财政功能可以将土地出让金收支引入国民收入经济循环中,可进一步研究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2.
自从我国1994年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关于中央是否应该下放税收立法权的问题目益成为财税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支持中央下放税收立法权。的确,地方拥有税收立法权可产生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壮大地方税系等正面效应,但是同样可能产生削弱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增加税收壁垒、扭曲地区间资源配置等负面效应。因此究竟中央是否应该下放税收立法权于地方,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结合美学与人机工程学理论,阐述数控机床外防护结构设计的美学质量,宜人工程对提升数控机床外在品质、满足市场竞争需求的重要性。同时,详细介绍了外防护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的紧密结合对提升外防护设计质量、降低成本、方便生产加工这一设计思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5.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劳动力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通过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收入,其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二是在本地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三是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根据三项来源比重的差异,可以把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在本地企业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的阶段,以及在本地企业劳动收入为主的阶段。农民获取工资性收入将越来越取决于农村居民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渠道,是现阶段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
如果只满足于做一个家庭主妇,如果只满足于做一个购销员,如果只满足于做一个出租车老板,如果只满足于一个行业的成功,我想我不会有今日的成绩。如今,我拥有规模上百辆的出租汽车公司,在南京黄金宝地夫子庙创办了营业面积上千平方米的餐饮企业,在青藏高原上开办了西宁最为火爆的娱乐公司,员工由2名发展为200多名,资产由十几万元发展为5000万元,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70多万元。可以说,我实现了我的人生梦想,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走在街头,常常看到不少妇女一年到头,天天忙着卖水果,卖茶叶蛋。我不是说这些行当不好,关…  相似文献   
97.
本文探讨了在技术外生条件下,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然后分析了我国的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现状,并提出改善我国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intemet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宽了,博客也应运而生.本文开发了基于asp的个人博客网站平台,并就其中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于今后网站设计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可以掌握并加以利用的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土地等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的需要却是无限的,这就要求社会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它所需要  相似文献   
100.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人们有种种不同的认识。一些同志主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角度分析社会生产目的。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什么类型的社会生产,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目的。”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增长必须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也就是说,要以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