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公共福利配置效应和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树海 《当代财经》1997,(12):27-32
  相似文献   
32.
职工退休养老保障制度是关系企业能否真正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外部条件之一,也是与职工晚年生活戚戚相关的重要问题。它的改策性很强,如何解决,不仅关系着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33.
丛树海 《财贸经济》1993,(7):13-19,34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整个经济活动基本或主要由市场交换关系自发调节,国家辅以宏观间接调控而运转的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传统的直接计划安排转向国家宏观间接调控。这在财政支出方面,首先产生影响的是财政支出应当按照怎样的原则来进行。  相似文献   
3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关系到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中市场机制的合理发育问题,也关系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与有效利用问题,还关系到收入分配的合理化与企业素质的提高问题。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考虑,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1983年开始通过调放结合的办法形成的生产  相似文献   
35.
36.
论构建以大病保障为核心的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不应参照养老保险制度,而应在“支出分配”的基础上,以互济为思路、以统筹为方法、以大病为重点,人人参与,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分担费用,取消个人账户,建立公共医疗保障基金。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城镇可形成企业、机关、单位和居民“四位一体”,个人缴费与企业和国家负担相结合模式,农村以“县-市”为中心,家庭缴费、集体公益积累基金与地方政府补助相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37.
2002-2003年我国宏观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处于由低谷走向复苏的拐点阶段,但在经济逐步回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加入WTO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的情况,而且国际经济的外部条件不理想、出口困难加重,也使得我国经济必须在艰难的环境中奋勇向前。所以,2002、2003年我国经济将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也是我国“十五”经济发展计划能否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两年。因此,2002、2003年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扩张,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为推动经济的成长创造条件,应是一种必然选择。当前尚不具备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横截面时间序列方法对当前各地区存在的激烈财政竞争和地区间日益扩大的人均产出差距两个背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各地致力于降低本地税收成本的财政竞争对改变本地落后的人均产出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与税负相比,改变地区本身的区位劣势和初始经济水平更为重要,而改善本地财政支出水平和质量对有效降低税收对本地经济的扭曲意义重大;同时变系数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区域间和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税收对经济扭曲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目前存在的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地区人均产出水平的较大差异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分析认为,着眼于降低本地区税收的扭曲比单纯地降低税收负担更有利于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3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以下十个方面改革中取得重大进展:完成预算法修订,为财政法治奠定坚实基础;重构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调整税制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实施“营改增”,推动“供给侧”改革;调整个人所得税制,推进公平分配;明确央地支出责任,规范转移支付;实行债务余额管理,探索地方政府发债机制;改革税收征管体制,构建高效统一的征管体系;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建立“三全”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派驻监管局,改进和强化财政监督。  相似文献   
40.
政府收入规模不仅体现了政府的财政能力,而且反映着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及政府在其中的地位。纵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的事实,要实现"让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有必要适度控制政府收入规模。政府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我国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支出内容上逐步减少经济建设支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发挥作用;逐步控制和适度削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建设一个节俭高效的政府组织;逐步增加民生开支和社会福利开支,不断提高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