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上海“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将上海建成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四个中心”是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带动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增强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形成经济中 相似文献
42.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着巨大的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迅速,2011年市场规模和产业收入预计将分别以19%和2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运远高于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43.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实施总部与生产基 相似文献
4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与重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与动因,因此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我国面临着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紧迫任务.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起源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和重点模式,为我国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明确了发展方向并加大了推动力. 相似文献
45.
何骏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1,(8):39-44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服务业发展速度处于全国前列。而流通服务业作为联系第一、第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服务业,是服务各个产业部门使其得以发展的链条和网络。掌握长三角区域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对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在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流通服务业进行研究,发现近年来流通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服务业中的总体占比出现了下降,但作为流通服务业的重点行业,现代物流业和批发零售业均实现了较快发展。其中,现代物流业呈现出集聚现象,南京、上海和舟山3城市集聚态势明显;批发零售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转移态势,路径从泰州、湖州和舟山向南京和镇江转移。 相似文献
46.
我国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模式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区域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带动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总部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为重点领域,以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为推动发展总部经济的建议,希望以此加快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研究—从内、外部动力源视角的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蓬勃兴起.2006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领先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与其动力源紧密相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内部与外部两种完全不同的动力源.内部动力源与垄断优势相关,外部动力源与技术获取相关. 相似文献
48.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日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必然对我国吸收FDI产生影响,但小幅升值对我国吸收FDI总体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9.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也表现出技术创新作用过的痕迹。本文以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为背景.提出了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的垄断优势持久保持。更进一步促进FDI发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50.
对于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而盲,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无论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还是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的驱使。均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目前的当务之急。本对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找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