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房地产调控事与愿违?打破垄断是良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房价不断上涨的局面,我国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越来越密集,决心和力度越来越大,条款、细则越来越深入,但结果却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房地产宏观调控事与愿违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需求不足问题应从市场经济体制切入进而深入研究 ,才能找准其深层根源。尽管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以“供给总能创造需求”、“储蓄总能等于投资” ,论证了“市场总能自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然而 ,马克思的“生产过剩说”、“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说”等等 ,无情驳倒了自由市场经济的供需均衡说 ,有力证明了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中国正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本质上仍是市场经济 ,因此就必然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 ,包括需求不足是它的常态。因此 ,尽管中国经济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深层根源则是市场经济体制。而且 ,这种需求不足呈持续化、普遍化、深层化的态势 ,正说明中国经济已基本迈上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世界上有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言,如果中国真的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他们愿向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推荐,促中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某著名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也曾讲,中国如果真正在理论机制上和实际运作中解决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容问题,不但可以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两个也不为多. 相似文献
14.
韩国以推行“出口第一”政策,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而使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其成就为世人瞩目。韩国“出口第一”政策究竟是怎样推行的?它对珠江三角洲挤身世界经济,特别是迈向21世纪亚太市场有何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应该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自然转移,但这种现象并未出现。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制度、市场等环境差距悬殊,致使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推进力量小于制约力量,因而这种转移目前还不可能大规模地自然演进。为此,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应该是:顺应这种客观现实,一方面继续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增强整体实力,也使国家有条件支持、帮助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积极改善经济环境,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也要依靠发展旅游业等其他途径大力发展自身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出现在全国一些大医院倒卖专家号的"号贩子"问题,是由于专家号价格过低并与普通号的价格差太小而产生.提高专家号价格,拉大专家号与普通号的价格差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治理"号贩子"问题.同时,通过转诊制与政府对低收入者补贴制,既可以保证低收入者就诊专家,又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不仅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还会有力推动整体医疗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7和2018年为时间断面,运用引力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论如下:①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可达性呈现出以东莞、深圳、香港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逐渐减低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特征显著。②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网络化趋势显著,从以广州—佛山、珠海—澳门、深圳—香港为核心的点轴空间形态,到扇形网络化特征,中心辐射作用加强,边缘化减弱。珠江两岸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强,但与同一岸邻近城市的联系强度要远高于与对岸城市的联系强度。③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呈现出中间强四周弱的形态,核心边缘特征、空间对称特征、极化特征较为显著。④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一般,高铁交通的改善对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的作用还未完全释放出来。⑤类型划分上,深圳和香港为可达性最好,且旅游经济联系最高的地区;而江门、惠州、肇庆三市为交通可达性较差,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较弱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世界上有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言,如果中国真的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他们愿向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推荐,促中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某名大学的某经济学教授、名经济学家也曾讲,中国如果真正在理论机制上和实际运作中解决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容问题,不但可以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两个也不为多。 相似文献
20.
关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情况,首先,要判断一个时期通货膨胀与否,必须综合考虑居民的“日常开支”与“住房开支”这两大方面,不能只考虑CPI的变化情况;其次,分析了居民的消费结构组成及比重,通过计算得出综合消费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严重程度的指标;再次,得出结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并非十分严重,甚至低于过去10年.最后,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及建议:一方面要继续严格抑制房价控制住导致通货膨胀的重大因素;另一方面不必过分压制CPI,否则会导致中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发展不景气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