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6篇
经济学   5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72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4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尽管经历了36年的改革,但在土地等领域依然存在半拉子工程,这些半拉子工程已经对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造成困境。如果从1958年算起,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20年,但这20年形成的体制,在此之后用了36年不断进行改革,而且还要改下去。土地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的领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早已被认定是农用地的改革成果。农用地政策一开始是10年不变,后来是15年不变、30年不变,2008年则明确为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流动性最强的货币没有更多转为流动性较低的其他资产,从而缓解通胀以及由此形成的宏观调控的压力呢?  相似文献   
13.
周其仁 《商界》2010,(2):111-111
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目前还是有担心,认为复苏不稳固、不可靠。但是从数据来看,2009年前9个月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出口则是一3.6.加到一起GDP增长7.7%。对此可问三个问题:未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会不会降低?消费增速会不会降低?出口会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常常不能完全看清楚,因此需要从过去的经验当中吸取力量.这一波经济大势的变动可能是超经验的,但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增长,这样的挑战过去也遇到过.例如1 997年以后就遇到过"保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其仁 《经营者》2013,(16):190-191
一些行业开放市场竞争之后并没有适时引进民营的因素。其结果,要么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难以真正形成,要么进入竞争的企业缺乏持久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每次物价大幅上涨,都免不了扯上农业与农民。上世纪80年代我在杜润生同志领导下做调查研究工作,就受到过这个“联系”的困扰。最近物价趋紧,相关论调又起,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7.
<正>允许农地农房入市,真的会天下大乱吗?我持否定的观点。第一层面,城地城房入市多年,天下没有大乱,为什么农地农房入市,天就会塌下来呢?是的,我国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在城乡之间分岔而行,等于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城市土地也是地,城市房屋也是房,过去也被禁绝于市场之外,不过等到城地城房双双入市,天下大乱了吗?城镇的房地产流转,也没有妨碍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恰恰相反,正因为市场化配置土地,才发现了土地资  相似文献   
18.
政府和国企具有较强的信贷能力,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现实.大家知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断放出贷款,是"货币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要理解中国货币供求的全貌,少不了要探究政府和国企投资活动的货币后果.  相似文献   
19.
周其仁 《东北之窗》2011,(11):16-16
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文告,都少不了"政府主导"这个词。走进现实经济,与此对应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早年改革一度高举的"政企分开"大旗,也许是敌不过普遍现实的缘故,色调日趋暗淡。相反,高歌"政府主导"的理论和政策基调大行其道。不少理论家论证,"政府竞争"不但是中国奇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是中国模式的真正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20.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总被引:1030,自引:10,他引:1030  
本文讨论科斯关于市场里的企业合约的理论,中心是把企业理解成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企业合约在事前没有或不能完全规定各参与要素及其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而总要把一部分留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再加规定。企业合约的这个特别之处,来源于企业组织包含着对人力(工人、经理和企业家)资本的利用。与其他理解不同的地方是,本文把“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引入对企业合约及其特征的思考,并认为这是科斯企业理论里被忽略的一个关键。一、“企业”合约本身的特征科斯企业理论的重点是解释在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条件下,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