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24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如何设计后股权分置时代的高管报酬机制将面临很多挑战。研究表明,短期报酬具有有效性,这意味着在设计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时,依然不能忽略短期报酬激励和职务升迁等政治和非货币的激励;长期报酬激励不显著,这说明我国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不明显,目前股权激励的有效性前提还不够;高管激励倾斜度低说明"大锅饭"仍未打破,这需要解除报酬管制,向核心高管倾斜,避免"搭便车"式的激励;长短期报酬结构的结果说明如果将固定任期制转为弹性任期制,更能实现报酬激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我国企业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的策略选择与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06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评选出的连续3年榜上有名的“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的属于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内涵式与外延式成长模式对企业业绩和优势的影响,以及导致这些业绩和优势差异在不同方面的行为表现,以期为我国不同企业的成长模式选择及不同成长模式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4.
当前我国以构建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不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企业本身,都在关注企业研发(R&D)投资.企业通过R&D投资构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在于稳定的外界融资渠道.本文从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主导的现实出发,研究银行业如何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R&D投资.以2003-2012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信息租金的理论框架下,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银企关系能够促进企业的R&D投资,小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处于契约保护水平较差地区的企业R&D投资受银企关系的影响更大,并且该影响可以具体到降低R&D投资对内部资金的依赖.随着国家政策对银行业的开放,银行业竞争会削弱银企关系对R&D投资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银行业竞争有利于促进企业的R&D投资,这是开放银行业能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个有力证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银行业在我国企业创新中扮演的角色应当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5.
本文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独立董事有效行使权力的因素中,现行法规和制度的完善是关键;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关键因素不是报酬,而是独立董事的提名程序。本文认为,建立独立董事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信息保障机制,董事津贴与风险报酬相配合,达成独立董事报酬、风险与成本付出的有效平衡,是改善独立董事行权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R&D价值创造为基础,通过问卷研究了我国企业R&D投入的困境与R&D资源获取的成本关系,信息不对称与R&D融资渠道的摩擦力。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对于粗放型发展中成长的"虚胖"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来瘦身;企业寄期望的R&D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原因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缺失,出现很大的摩擦力。对此,企业需要首先通过自有资金,分步骤地通过R&D价值创造来取得不同阶段R&D融资的信用证明,并通过研发合作网络,才能有效地降低获取R&D资源的成本并不断地积累企业研发价值创造的知识。  相似文献   
67.
文章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RD价值创造为基础,通过问卷研究了我国企业RD投入的困境与RD资源获取的成本关系,信息不对称与RD融资渠道的摩擦力。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对于粗放型发展中成长的"虚胖"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来瘦身;企业寄期望的RD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原因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缺失,出现很大的摩擦力。对此,企业需要首先通过自有资金,分步骤地通过RD价值创造来取得不同阶段RD融资的信用证明,并通过研发合作网络,才能有效地降低获取RD资源的成本并不断地积累企业研发价值创造的知识。  相似文献   
68.
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能否实现备受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文章以2000~2010年的高科技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IPO信息披露中,哪些信息对募集项目预期业绩的实现有预测作用,为投资者决策和改进监管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招股说明书上披露的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大小与IPO预期业绩实现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说明上市企业会披露过高的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预示着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实现程度低,是不利信号,而IPO项目预期业绩实现程度与上市前拥有的发明专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有利信号。IPO项目预期业绩实现程度与上市前的历史财务业绩信息不具有相关性,这表明作为上市定价重要依据的财务业绩信息对实现预期业绩的预测力较弱。对此,投资者应更关注IPO招股说明书的预期业绩高低和专利信息,以判断IPO预期业绩的可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69.
成功开发新产品的配置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进行有效的新产品开发与提升竞争力一直是困扰着企业的重大难题。原因是影响新产品成功开发的因素错综复杂,难以把握,多达几十甚至百个之多,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尚缺乏较深层次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众多复杂因素的问卷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要成功实现新产品开发,需要有效地处理6个配置关系。这个结果能将众多因素的复杂管理简化为6个配置关系的管理,大大地降低了新产品开发复杂性带来的困惑和难度。  相似文献   
70.
利用中国全部工业企业中37个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民族企业自主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外资进入程度的加强,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民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因行业技术差距而异;此外,政府的援助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