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官永彬 《财经科学》2010,(11):78-85
本文结合转型期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运用1980-2004年的经验数据,对城乡要素积累差距、城市偏好政策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之间的要素积累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自然趋势,而政府供给的城市偏好政策安排,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有鉴于此,本文就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官永彬 《乡镇经济》2008,24(1):46-50
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体制在以后的发展变迁中得到了延续和继承,使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而摆脱困境的帕累托最优选择是根据农民的需求意愿或偏好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文章在公共物品需求偏好显示扭曲机理及相关机制设计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需求偏好的民主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在简要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几轮农业结构调整基础上,分析归纳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特征,并提出要从发挥比较优势、加强科技转化、推动体制创新、加大保护力度、注重示范引导等多条途径着手加快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14.
官永彬 《技术经济》2019,38(1):121-128
运用广义熵指数测度了2007—2016年我国省级地区间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程度。结果显示:当前区际公共服务供给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不均等特征,但不均等程度呈平稳下降趋势。区域子样本分解结果显示,平均50%以上的总体不均等来源于组间。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政府竞争和转移支付对区际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政府竞争加剧了区际公共服务不均等,而引入转移支付可成为平抑区际财政能力差距和治理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工具,具有显著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最后指出,需要在现有分权体制下建立均等与激励兼容的转移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契合高质量发展情景的环境治理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考察了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并采用广义熵指数法对其区域差异加以测度与分解.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由下游至上游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但该差异在样本期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子样本分解显示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的总体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引致;不同类型环境治理指数的差异程度存在异质性.为此,未来应创新和完善长江流域资源共享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政府生态政绩考核机制,以此缩小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的区域差异,提升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明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市场参与主体基于利益驱动的非强制性供给需要以动员机制为保障.市场参与主体供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动机很明确,利已也可能利他.市场参与供给和政府主导供给的最大差别在于政府主导供给是政府权力的强制性安排,而市场参与供给是自愿动机的结果.政府主导供给公共产品是政府职能使然,而市场主体的参与是基于他和自愿权衡的结果,不带有任何强制性色彩,是以利益诱导为前提,依靠动员机制实现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筹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企业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基于企业文化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在分析了企业文化符合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独特性和延展性三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核心价值观、使命以及共同愿景三个维度进行企业文化塑造的模式,即“三维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诺思国家模型的理论视角,立足政府的生产性职能,供给决策制度变迁的逻辑思路是实现供给决策的"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需求意愿表达机制的建立为出发点,激励乡村社区居民真实显示消费公共产品偏好,使政府供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动机与决策行为有机衔接,从而实现供需对接,供求平衡.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数,考察了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法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省际差异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该差异在样本期间呈U型扩大态势;平均68%的总体差异来源于区域内差异。最后指出,在环境分权体制背景下,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治理努力程度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动态认识区际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从公共服务产出的视角,构建一个包含4个级别共20个指标的区际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分税制改革以来2000~2006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和具体项目差距作出实证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仍不均衡,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