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0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2,(11):50-52
国际陆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会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国际陆港为中部、西部地区进出口商开通了直接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解决了进出口货物异地通关问题,提供了国际贸易优良条件,提高了国际贸易交易效率,降低了国际贸易经营成本;国际陆港为  相似文献   
12.
Incoterms《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是国际销售合同订立的国际惯例,是国际贸易合同订立、责任划分、风险划分、费用划分的规则,是进出口商、对外运输、金融结算、货物保险、一关三检等与国际贸易有关单位处理贸易纠纷的准绳和依据。在国际贸易中,因为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相互不完全了解对方国家贸易习惯,所以容易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从而浪费时间、费用和精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陆国家和内陆地区远离国际港口,因此国际贸易发展缓慢。为了在内陆国家和内陆地区建立国际陆港、促进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笔者以《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版本为基础,修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陆港)》(草案)(以下称Incoterms Land port)版本,为了使该版本更加完善、无误,特此诚请与进出口业务有关单位的老师、专家学者对新修改版本审阅、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据了解,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正在探索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改革,以率先建成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为目标,将重点打造融资租赁、离岸金融、国际航运等6大基地,2011年力争实现港区生产总值100%的年均增速。  相似文献   
15.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1,(17):46-49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秩序是“内陆至沿海阶梯发展”,世界经济发展新秩序是“内陆与沿海同步发展”。围绕建港兴市、构建世界经济发展新秩序这个主题,本文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2,(12):54-55
建设国际陆港网开发陆港产业园沿海地区相对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是因为拥有国际港口这个国际贸易平台,从而拥有两个市场,一个是国际市场,一个是国内市场,大市场大发展、小市场发展小。内陆地区可较好地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沿海地区有条件建设国际海港,中西部地区经济中心城市有条件建设国际陆港;东部沿海地区可依托海洋航线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世界金融危机源于美国祸及全球,我们同家也深受其害。本文以建设国际陆港为切人点,以推进内陆城市国际化为基础,使沿海港口、内陆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将"国内车站"升级为"国际陆港",是我国铁路货运外在和内在发展的需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提议先做四件事:加强政策沟通、加强道路联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货币流通,四件事中前三件事只有在中国铁路总公司领导下,将大陆桥铁路运输系统的"国内车站"升级为"国际陆港"方可实现。大陆桥沿线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渝新欧(重庆—欧洲)国际通道开通之后,郑新欧(郑州—欧洲)、西新欧(西  相似文献   
19.
政府决策力直接决定了政府的国际竞争力,在现今信息化时代,决策信息的采集是决策过程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提高我国政府国际竞争力中决策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信息采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亚欧大陆桥畅通、加速亚欧经济一体化,本文提出两个建议:一是选择连云港、西安、乌鲁木齐等市常设"亚欧大陆桥经济贸易合作组织",该组织为大陆桥的首脑机构,相当于亚欧大陆经贸领域的"小联合国",是亚欧大陆桥经济的核心和基础;以该小联合国为"定海神针",从而吸引亚欧大陆各国的商贸企业云集其周围,使所在城市发展成为亚欧大陆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