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修泽 《浙江经济》2005,(18):20-22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三类性质、三种投资、三层运作”医疗卫生体制框架。以增量促存量变革,按照“政府管基本保障,市场管超值服务,社会管广济善助”的思路,推进增量投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作者常修泽教授系我国著名产权经济学家、中国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的提出者之一。曾著有《资产重组:中国企业兼并研究》 (1992)、《现代企业创新论》(1994)、《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1995)和《中国企业产权界定》 (1998)等产权著作,被海外称为“对产权问题素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在十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2003年5月, 常修泽教授完成了内部研究报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由所在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上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参阅。此报告引起重视。2003年5月22日,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约见本文作者,就产权制度的内涵、现代产权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迫切性及主要内容等,进一步听取了常教授的学术意见。按照有关规定,该内部报告在 2003年未予公开发表。 2004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的《宏观经济研究》发表了报告修订稿的主要内容。对此,产权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希望了解更多的内容。现经得作者同意,按刊载于内部刊物《经济决策参考》的版本, 将全文刊登,以飨读者。本期发表该文的上部。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宏观调控”已经进入了一段时间,“下一步”的路如何走法?目前各方面都很关注。我认为,研究下一步走向,视野必须开阔。要把握当今中国,什么是国家的主流?什么是次主流?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一个前提。在我看来,改革和发展是中国的主流,“宏观紧缩”是次主流或称支流,历史的方位要摆清楚。  相似文献   
5.
<正> 组建并发展企业集团的实质是什么?这是在研究企业集团过程中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提高资产运作效率的角度,来探讨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内在机理。一、现行体制下国有资产运作剖析完整的资产运作体系包括产权安排(或称产权制度)、产权运作和资产组合(这里的资产包括资本和债权)。整个资产运作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人与人之间“交易”活动的统一。衡量这一过程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是生产领域的“生产”成本和“交易”领域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谷书堂是中国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较早的学者之一,其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分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90年代三个阶段。关于物质利益和劳动谋生手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原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中性生产方式、商品经济与公有制双向调整论是谷书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站在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发展方面一个最值得重视的成绩,在于中国既顺乎潮流,又特立自主,为人类贡献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本文是常修泽教授为其新著<人本体制论一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一书写的<前言>.它既是对<人本体制论一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的介绍,也是对探索中国"人本导向"的体制创新之路进行提纲挈领式的阐述.文章以"人本体制论"采统辖,全景式地展现了作者探索中国"人本导向"的体制创新的心路历程,是理解中国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进行改革不可多得的论文.本刊特安排在"人的发展经济学"栏目发表,以供进行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读者参考.为使读者更好理解作者的观点,文章只根据本刊排版的需要做格式上的调整,基本上按原样发表.  相似文献   
9.
第一个。从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格局来分析。迫切需要在2008年加快垄断性行业的改革。 今年1月13日下午5点钟,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冷静同学在芜湖火车站被挤下站台,遭火车轧死。我搜集并分析了事件的相关资料,引起我很多思考。谁之过?车站当然有责任,如售票过量、放弃检票、秩序混乱等等,但这些仅体现直接层面的东西。这个事件折射了国家经济体制和国家市场准入中的深层次问题,尤其反映国家在垄断领域改革的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0.
讨论政府职能转变应把握的基调在讨论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应称"完善政府职能",而不应称"转变政府职能"。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基调大不相同。针对我国现在的政府职能现状,我不赞成"完善"说,主张"转变"说。不是一般的转变,而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