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时隔30年,又一批激情澎湃的年轻学者,聚集在大雾弥漫的莫干山上,探寻改革之路。这是对1984年莫干山会议30周年的纪念,也是莫干山精神30年的延续。 在这群年轻人中,为数不多的当年莫干山会议的参与者尤为引人关注,他们是30年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更是传承莫干山精神的“火炬手”。其中,谦逊宽厚的著名学者常修泽教授,已经是“四上莫干山”,30年来,他不懈地为改革进行理论探索,最新的是2013年提出的“包容性改革论”。即使有年轻学者当众“抢白”几位“元老”,他依然包容地接纳并鼓励年轻学者“希望超越我们这一代”。  相似文献   
8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客观依据,一九七九年以来我们曾对商品经济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见谷书堂、杨玉川、常修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版)。近年来,尽管理论界围绕商品经济问题仍在争论不休,但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却以其不可遏止之势,在我国迅猛发展。本文拟在前一段研究的基础上,对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83.
论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及其在中国的现实启动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将自己长期从事的“产权理论研究”拓展到资源环境领域。文中先对中国资源环境状况及其中国创建“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作一简要分析,然后着重探讨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84.
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已经从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变成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国家,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距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有很大距离。下一步应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取向,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推进。一、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改革,特别是垄断性行业改革国有经济改革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5.
一位地区的同志说,规划的“规”乃是二人见谈,规划的“划”古汉语就是“画”。前不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教授在广东省中山市与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丁凯同志就“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要问题作了交流。  相似文献   
86.
87.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8.
医疗卫生改革是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说,这项改革还没有大规模地实质性展开。对下一步如何推进改革,社会上争论比较激烈。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状况不满意的实质内容分析(一)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种种弊端不满意具体来说,有如下四  相似文献   
89.
本报告以作者的“人本体制论”、“广义产权论”和“第三波转型论”为理论依据,对中国未来几年发展转型的理论与方略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总体上正由“生存型”阶段转向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型”阶段,传统的低成本粗放型工业化模式进入调整转型期,城镇化将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体制改革也将呈现新的特点。在未来几年,中国应实行人本、绿色、创新和协调八字方略。人本战略:由“物本导向”到“人本导向”;绿色战略:由“环资启蒙”向“生态社会”;创新战略:由“加工基地”向“创新高地”;协调战略:寻求内外、产业、区域和城乡四个经济结构的各自均衡和总体协调。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体制的转型。应及时由单向度的经济转轨拓展为多向度的“五环改革”。要准确把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制度“五环改革”的“靶心”,特别要注意摆脱特殊利益集团的束缚和掣肘,从而为发展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支撑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90.
货币供给在整个货币循环体系中处于源头的地位,其性质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是货币理论中始终不容回避的基础性问题,用传统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难以形成共识。借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货币及货币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仿生学角度将货币循环定义为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内部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环境之间由于资金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一是通过货币循环中的供给联系,一是通过货币循环中的需求路径,由此货币供给兼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