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7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9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高技术产业全年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表现为:规模持续增长、技术能力持续提升、组织平台化发展、布局持续优化、环境持续改善,为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产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增速逐级下滑、核心技术能力缺失、产业链掌控力不足、集群优势并未凸显、发展理念有待转变等方面的压力。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周期性放缓和结构性转型的双重压力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当前产业发展的必选项。  相似文献   
22.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迅猛发展和逐步普及,其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变化尤甚于技术变化本身.尽管我们目前尚处于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早期而非成熟阶段,但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趋势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架构以及合作模式,使得互联网变革不断深化,而且互联网也有能力改变经济的各个层面,并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从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主体、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可以有效理解、引导、评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创新资源配置的重点,必须遵从“两力原则”,即“有能力、有潜力”;创新模式的确定主要根据技术梯度和技术地位特征进行分解;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相互作用成为创新系统运行的核心。本文还从比较优势、定位原则等方面对技术推动还是需求拉动、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大企业创新还是小企业创新、颠覆性创新还是渐进性创新、传统产业创新还是新兴产业创新、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还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等六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24.
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着传统文化认知、创新能力不强、融资贷款难贷款贵等痼疾。同时,成本快速上升、市场开拓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艰难等短期问题日益突出。这表明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民营企业实际获得感之间还存在着差距,需要政府与民营企业联手,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力点,精准施策,增加应对、问题的手段和政策空间,着力解决关系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助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5.
我国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还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不高。特别对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在经历了“台风来了猪也会飞”的红利时代后,突然陷入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滑、小微企业濒临倒闭的发展危局。其原因何在?笔者参加了相关课题组,在深圳、上海等地进行调研。通过对LED行业的调查,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具有共性,值得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6.
27.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对“自主创新”或“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多局限于企业层面,且多局限于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而从国家层面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涉及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准确界定“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概念将十分困难。笔者通过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词义的分解以获得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理解,即通过正确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以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28.
<正>2013年,在"稳中求进"政策总基调和国外市场不断回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但是,产业运行中还存在企业利润率明显下滑等一系列困难;而且,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长期性不利因素依旧存在。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谨慎乐观。  相似文献   
29.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从先进性看,要着眼于“高”;从完整性看,要着眼于“全”;从安全性看,要着眼于“稳”。与发达国家水平和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先进性不强、产业体系的动态调整及时性不强等诸多掣肘。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针对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产业发展内容,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各个方面的推进举措,最终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背景和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