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全域范围内,铁路设施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二级公路、民航航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设施均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系数依次为0.7010、0.4992、0.4532、0.0695、0.0212;(3)局域范围内,对于铁路设施,仅西藏和青海的作用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五种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变异性: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对除内河航道以外的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反应均比较敏感;东北地区的一级公路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长三角地区的民航航线条数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一级公路和内河航道设施的促进作用为中等水平;除北京市的高速公路设施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处于中等水平外,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反应均较弱;对华中地区而言,除一级公路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外,其余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2.
旅游景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服务质量是旅游景区的根本,高水平的服务关系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概念和特点的阐述,对中国目前景区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提升中国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正>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海洋旅游则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64.
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城市群整体及其内部城市单体两个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旅游业发展动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影响、旅游经济联系、不同城市区域旅游贡献度等5方面指标,并确定了旅游竞争力状态空间评价方法与系统动力学动态测度方法,以期为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65.
张广海  梁琴 《山东经济》2011,(4):129-133
引入旅游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指数、相对密度等评价因子,构建山东省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层级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调查和计算,并采用熵技术对指标权重进行修正。最后,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对山东省旅游企业竞争力进行测度分析和评价,划分出1993—2008年山东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演变及发展的四个阶段,提出进一步优化竞争力组合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以2021年国内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间旅游信息流数据为基础,构建我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采用ArcGIS空间可视化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格局及其复杂性。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量空间异质性显著。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网络联系呈现立体菱形的空间结构,Top5‰的网络联系呈现明显的地理近邻和旅游资源吸引特征。(2)区域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表现出以高级别行政中心为集聚点的“核心—外围”放射状结构。(3)Top3城市旅游信息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非均衡性特征显著,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交叠分布形成我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立体菱形空间网络。(4)Top3城市旅游信息流出空间网络季节同质性显著,而流入空间网络季节异质性显著。春夏两季城市旅游信息流出与流入空间网络的聚类系数都相对较高,而秋冬两季聚类系数都相对较低,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呈发散外扩发展趋势。研究以期深刻理解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复杂性,为有效利用城市旅游信息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67.
推动沿海地区旅游绿色发展,减少旅游业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有利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实现旅游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沿海地区1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法,分析沿海地区旅游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绿色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提升,且在地理空间上呈现较显著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2)旅游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旅游绿色发展水平每提升1%,本地生态环境质量将上升0.302%,邻近省份将上升0.139%;(3)旅游绿色发展与第三产业、科技支出的交互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但与第二产业、人口数量的交互作用会降低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为实现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绿色转型发展,应重视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及科技水平提升,促进污染排放整体下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