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5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24篇
综合类   16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5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强调要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并明确提出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具体办法,使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决定》还提出,在城市规划区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将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那么,  相似文献   
32.
33.
张靖 《中国金融》2006,(15):70-70
经济学是一门艰涩枯燥的学问,但却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黎民百姓的穿衣吃饭,是天下头等大事。一位学者说得好:“经济学家的沉默,是社会的最大悲哀。”经济学家的言论被遗弃和践踏,社会经济的发展便会蒙受灾难损失,走上挫折深重的“之”字形道路。  相似文献   
34.
张靖 《商业时代》2012,(32):128-129
本文以蛇口工业区为例,探索了开发区管理体制演进的阶段性及其模式.由集权到分权,由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管理体制与园区功能动态匹配是开发区管理体制演进的三大特征,内部与外部动力因素共同推动了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演进.  相似文献   
35.
大学英语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第一位。交际法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交际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6.
张靖 《商业故事》2022,(3):109-111
随着信息网络应用技术以及移动端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飞速发展,人们每日生活所能直接自动获取的企业会计管理信息量也在以每年数以万倍的平均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增长着.在此前的实际状况下,随着针对信息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在新时代的正式开始来临,会计工作也已经开始可能面临着新的各种主要挑战.本文主要是从针对信息大数据技...  相似文献   
37.
张靖  侯承君 《数字经济》2021,(11):19-23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新性、融合性、带动性和渗透性成为核心驱动力,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才强则产业强,人才兴则科技兴.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仍处于攻坚期,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增强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大批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人力资源支撑.人才已经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38.
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56个成员国。至此,俄罗斯长达19年的入世进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俄罗斯的入世,势必会促使其贸易环境逐步改善,市场更加规范透明,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加强。而俄罗斯作为中国的邻邦和长久以来的贸易伙伴,这一事件势必会对中俄贸易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技术学习是影响区域创新网络升级的核心因素,外向型和内向型技术学习是其两种典型模式。通过对浙江台州146家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学习活动非常活跃,非正式技术学习活动居于主导地位,龙头企业在技术学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完善内部网络和开拓外部联系两个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升级,提升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日趋完善,当前许多建筑将结构精简到极限,在满足力学计算的前提下,为实现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以及视觉效果的要求,设计出许多高支模、大跨度的极限空间.但是,在此类建筑给自身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