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9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劳动就业局根据市政府下达的“2003年扩大就业和‘两个确保’目标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苏荣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视察工作时指出,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并嘱托我们要"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总理站得高、看得准、想得远,我们一定不辜负总理的期望和重托。  相似文献   
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焦点,也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赣县储潭乡始终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主攻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徐婷婷 《全国商情》2007,(5):164-165
本文首先对年薪制进行了介绍,指出国企实行年薪制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目前年薪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完善年薪制的实施办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农村普惠保险减贫的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风险是导致中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减少因农业灾害致贫和返贫.兼具公平性、保障性、政策性和市场性的普惠保险,将是保险领域减少贫困最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本文阐述了普惠保险减贫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机制,采用2010 ~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普惠保险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并使用空间回归模型探究普...  相似文献   
7.
<正>高起点决定了品牌传播的高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品牌传播的至高平台,对大品牌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作为影响力毋庸置疑的重大国际活动,是各个企业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舞台,拥有规模庞大且高忠诚度的观众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世界杯强强联合,一方面总台通过世界杯提升收视率,另一方面也为广大企业投放广告宣传品牌和产品提供了绝佳资源。  相似文献   
8.
基于9省18县市2009~2013年1452户农户数据,运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论证了非农就业地理距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对于农户林业投入行为会产生的影响。基于研究得出结论:非农就业的地理距离越远,家庭外出务工指数越高,对家庭林业投入产生的负向作用越大;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中,林权贷款以及林地流转对农户林业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农户林地面积、所在村到县城距离、是否为山区、是否获得林权贷款以及是否参与林地流转都对农户林业投入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充分利用当地林业资源推动农户本地非农就业以及推动林地流转与林权贷款等配套改革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生态系统是现代竞争新方式,稳定性和进化性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属性,保持稳定良好发展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通过复杂系统理论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商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进化性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原因,并据此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孔誉东南飞”,“东部龙抬头”、“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这些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候,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历史上曾代表“中国”本称曾是繁荣象征的中部地区,反而成为“经济盆地”。在这拥有3.61亿人口的10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晋豫鄂皖汀赣的中部六省,承东启西,接南进北。构成中华神州的心腹。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演,但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渐显落后,他们遭遇了怎样的发展瓶颈?今年年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04年工作任务时称,要促进“中部崛起”,一时间,“中部崛起”成了与“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的“同日而语”。时将一年,“中部崛起”得怎么样?“中部崛起”的障碍还有哪些?为些,《中国经济周刊》分赴中部六省采访调研,从本期陆续推出《中部崛起》系列封面报道。本期推出最早提出在中部崛起,同时也是位于“中部盆底”的江西报道,是为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