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浅析低碳经济对航运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已成为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和全球能源、经济大变革的突出标志,以及主要大国发展经济、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世界各国的工业结构正向符合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各国的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能力将决定其未来的国际竞争能力。可以说,低碳经济正处于全球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人们寄希望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并以此构筑未来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2.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支出概况基础上,采用LES系统方法对该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边际预算、基本需求支出及需求总支出弹性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改进的回归模型对未来该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近年扩张动态进行研究,可以明确经济发达区域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提取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信息,分析城市群扩张模式,基于灯光数据构建复合指标,划分城市群扩张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典型城市进行扩张效益评价并进行了耦合分析。  相似文献   
24.
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对区域的城镇体系和经济体系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县级以上境界面状数据,使用ArcGIS软件,通过ArcMap ArcToolbox中的自带工具、ArcMap VBA和Google Maps API编程计算长三角城市群2000—2009年的城市群分形维数,分析研究期内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群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相关性的影响。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主要包括市辖区内部调整和外部扩展,上海和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不断增强,而杭州市的影响相对削弱;与此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分布逐渐趋向均衡;此外,交通网络一体化增强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与作用,推动了长三角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5.
城市扩张的驱动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扩张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及区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域,对南京市1995-2005年的城区扩张动态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城区扩张的特征。同时,选用多项自然和经济指标,建立了以城区面积为因变量的单因素和多元回归方程。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南京市城区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6.
南京市土地利用系统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与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与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城市经济发展必然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实质是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重新配置与组合,资金、劳力和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移动性,而土地属于位置固定的生产要素,因此产业调整在空间上体现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南京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关联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中国236家商业银行微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跨境资本净流动对银行的稳定性产生了负向影响。其中,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正向影响,以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并不显著,以其他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负向影响。通过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综合指标与各类跨境资本流动的交乘项分析发现,逆周期调节政策会削弱跨境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负向影响,同时也会减弱跨境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正向效应。在应对直接投资流入时,宽松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效果更好;在应对间接投资流入时,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