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8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225篇
经济学   89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1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12篇
农业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11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82.
信息广场     
朱基强调国企改革不能搞挂帐停息本刊讯 国务院副总理朱基最近强调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不能运用“挂帐停息”的做法。国家每年使用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居民存款。你要停息,储户不能停息。企业改革中的兼并和破产问题要划分清楚。兼并就要承担被兼并企业的所有债权债务,不能只接受被兼并企业的资产,却不愿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还让国家用“挂账停息”的办法,把负担转向社会和国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各地在企业改革中要把情况和问题了解清楚之后,再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要很多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就跟着干。(程展)吴邦国指出…  相似文献   
83.
在中国的银行业界,有一个群落,因为其政策上的特殊性又保持低调而一直不为媒体所关注。这就是中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批在所谓第二次改革浪潮之后的1994年催生的“特别银行”,在近10年中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中国的“入世”和2005年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为这些“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提出了新的课题,他们还会永远“政策”下去吗?如果不再有“政策”上的特殊安排,他们下一步应朝哪里去?是“寿终正寝”地成为历史,还是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合并,还是“脱胎换骨”地转型为“商业性银行”?如果成为商业性银行,他们的究竟有多大的生命?  相似文献   
84.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广大农民正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满足的低层次经营活动向以小康水平为目标的多样化商品经济活动迈进,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逐年提高,有不少农户已捷足先登“小康”,跨入富裕的行列,农村普遍出现了部分农户收入比周围一般农户高出许多,且其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趋  相似文献   
85.
在国家质检总局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上,总局领导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将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主要内容,归纳出18项与质检事业有关的工作重点。18项重点工作的提出,不仅说明总局领导在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中的深刻思考与坚定信心,也为质检系统各级领  相似文献   
86.
让“非典”猛地撞了一下腰,我们不自觉地偏离了日常的生活轨道,这倒给人提供了换个角度审视自我的机会,也换了个活法。 如果某人正忙着在商场上打拼或官场里争斗,面对不知何时就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死亡威胁,他很可能会重新评价自己的做法,心中暗问一声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多。 相反的可能是,某人正在做一件他认为极为重要的工作,由于怕死亡会打  相似文献   
87.
从80年代以来,技术开发构成了法国政府的优先行动之一。从那时起,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法国研究与创新力量,其中包括: ●进一步加强全国研究成果推广署的建设,发挥其在工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缘心 《中外管理》2006,(10):117-118
在工作过程中,性格差异会给组织内的工作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招聘人员或组建团队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把性格因素当作是关键的一项判断标准呢?对于管理者来说,在工作过程中是否会自然地偏向于那些和自己性格相投或者相近的下属,这是否会造成不公平?  相似文献   
89.
《董事会》2005,(7):23-23
诸如IBM、HP这样的国际著名企业,与一个初生婴儿有什么异同7一个是具有先进管理规范与企业文化精神而百年不倒的庞然大物,另一个却是蒙昧初开的软弱新生儿。  相似文献   
90.
2003年,由于诸多中国富豪甚至是各地首富级人物接二连三地出事,可谓是"问题富豪年",胡润的富豪榜甚至被戏谑为"问题榜"。2004年11月7日,有"胆大包天第一人"之称的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因肠癌谢世,而围绕着遗产的内部纠纷以及企业进入"后均瑶时代"的担忧,使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富豪问题"。 王均瑶是温州人。有意思的是,今年5月,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温州医疗基地--温州友好医院对温州地区87名著名企业家进行的免费体检后惊人地发现,没有一人完全没有健康问题。而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