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6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107篇
经济学   29篇
综合类   20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6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41.
审计服务具有异质性和信任品的特征使得职业声誉成为审计市场一种经济有效的保障机制,长期投资的特征又使得职业声誉的产生和维持是审计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借鉴信息经济学理论,采用供给需求模式分析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具体分析了职业声誉对审计服务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342.
作业基础本量利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业基础本量利分析,是作业基础经营决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本文在传统成本性态和传统本量利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作业成本理论,提出了作业成本性态模型,推导出作业基础本量利模型。  相似文献   
343.
一、审计测试与审计抽样审计测试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就是审计人员通过一定的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运行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程度。实质性测试就是审计人员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法规的要求,对会计报表及相关项目金额进行测试。符合性测试是实质性测试的基础,它所得到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程度并不能成为最终审计结论,而仅仅为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重点提供依据,以保证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为了同时实现审计工作的较高效率和较好效果,除了特定的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344.
345.
方军何鹏 《化工管理》2023,(27):135-138
以煤气化装置为例,一直存在合成气洗涤塔塔盘结垢、压差升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洗涤塔合成气带水、塔盘压差大幅度波动,气化炉被迫降负荷等操作。合成气洗涤塔塔盘压差易上升、波动是制约气化炉长周期、高负荷运行的关键瓶颈问题。通过洗涤塔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影响气化炉长周期运行的问题被陆续破解,气化炉因洗涤塔压差高被迫降负荷操作越来越少,气化炉运行周期明显加长。  相似文献   
346.
方军  闫峰 《化工管理》2023,(30):138-140+160
以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为例,气化炉的重点监控参数中热损的变化对气化炉运行影响变化尤为突出。热损主要体现在水冷壁系统,该系统是防止因形成的致密熔渣层所产生的热应力冲击气化炉内壁而起到保护作用,气化炉的水冷壁系统挂渣是否形成渣层及渣层的厚度均决定热损的大小,热损越高、水冷壁挂渣越少,越容易烧损设备。  相似文献   
347.
近年来,数据资源已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披露数据资源信息十分必要。但企业数据资源的信息披露可能带来潜在的审计风险,并影响审计收费。通过挖掘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源文本信息,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以下情形下时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提高审计收费更为显著:管理层与大股东实施信息操纵的倾向更强;企业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受到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研究还发现,当期数据资源信息披露频率越高的企业,其下期审计投入越多。研究结论对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规范,提升审计机构对企业文本信息运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48.
近年来,证券交易所推行的问询函监管逐渐成为保障和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机制,其实施效果自然成为监管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的角度研究问询函监管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溢出效应,具体考察问询函监管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公司被出具问询函后,银行的贷款利率显著更高,贷款期限显著更短,银行贷款要求提供担保的可能性和比例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处于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境中,或银行对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为关注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幅度更加显著,不过,贷款期限、担保要求等非价格条款并没有显著差异。同时,问询函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在银企之间存在较强的信息不对称时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公司收到问询函以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显著提高,这表明信息风险是问询函监管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一个可能渠道。  相似文献   
34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