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出一个特色鲜明、文化深厚、可游性强的区域性旅游圈,对中原城市群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原城市群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是评估旅游景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方法,在分析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大小进行计算,构建生态足迹指数对其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内的生态足迹指数为50.59%,处于强可持续发展状态。据此提出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太姥山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峰丛、石蛋、嶂谷式崩积洞和流水侵蚀垂直沟槽是太姥山有别于其他花岗岩地貌地区的四种地貌.本文分析了岩性、构造运动、断层、节理和气候等因素对太姥山花岗岩地貌形成的作用;认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处于青年发育阶段,花岗岩地貌成因复杂;进而揭示了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科学内涵,可用以指导地质公园的科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地质遗迹保护为主题的地质公园建设在国内也得到了大力的开展。在地质公园景区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利用旅游营销策略来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当阳百宝寨省级地质公园为例,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经济学、组织形为学等知识,充分挖掘百宝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研究百宝寨旅游业发展现状,并对百宝寨旅游品牌营销进行诊断,提出符合百宝寨实际的旅游营销模式,提高百宝寨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促进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贵州思南石林的成因分析、形态特征的统计分析为基础,运用主导因子分类来说明主要景观形成的主控因子,并与云南路南、湖南古丈等石林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思南石林资源在形态特征、景观组合、以及与地区其他旅游资源的互补等方面的优越性和独特性,在产业政策扶持下必将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朱慧  曾克峰  刘超 《特区经济》2013,(1):194-196
通过思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主要经济数据的比较,认为思南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是思南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贵州思南的经验告诉我们:①西部贫困县地质公园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②地质公园可以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品牌;③地质公园建设为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机遇;④地质公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⑤地质公园的建设为区域产业调整提供新思路;⑥地质公园建设提升了地区环保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10年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江西省星子县大排岭矿区进行森林景观经济价值的评估。调查样本统计结果表明:97.9%的人群对矿区森林景观有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意愿为66.86元/年;支付意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与支付意愿中度相关(r=0.64,p<0.01),职业、学历与支付意愿低度相关(r=0.352&0.367,p<0.01),年龄、性别与支付意愿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准确评价,从定量评价方向出发,以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公园景观评价因子的权重,结合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景观综合评分,并由该评分结果划分地质遗迹保护区,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开发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9.
福建政和蛙岩是一处罕见的大型崩塌地质遗迹,也是佛子山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蛙岩崩塌地质遗迹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崩塌遗迹的类型与特点,进而从资源对比、资源组合、区位条件、政策扶持角度分析遗迹资源开发的条件,最后设计地学科考、探险体验、农业观光三条旅游路线,为政和县的旅游开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析湘西民间融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融资是一种基于民间信用关系的资金供求往来,是一种游离于国家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方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湘西民间融资日益活跃,近年来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从湘西民间融资形成的背景特点,来分析民间融资活跃的原因,对民间融资作了客观分析,并提出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促进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