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7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17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李俊峰 《董事会》2023,(3):60-62
<正>中央企业外部董事制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具体执行过程中与设立时的初衷仍有一定偏离,亟待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外部董事履职能力和效果中央企业外部董事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确保企业对经理层的管理更加独立客观。外部董事占多数能够实现董事会在决策上具有较高独立性,有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问题,促进董事会集体决策和科学决策。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82.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土地财政政策对外部实际汇率的影响,客观分析土地财政对实际汇率影响的传导路径,反思土地财政对实际汇率的政策意义.研究方法:中介效应分析,静态及动态面板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会导致省际实际汇率贬值,土地财政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收益效应与房价效应两条中介渠道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即土地财政通过促进要素扭曲收益提升与房价收入比提升的传导机制导致外部实际汇率贬值.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避免工业企业利用政策优势落入价格竞争陷阱,同时扭转房地产行业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183.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虽经济发达 ,但趋于分散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小康化、现代化建设。可尝试走一条将部分分散的村有计划、有选择的有机合并 ,形成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着重探究村与村或村与镇合并的可行性、意义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184.
185.
功率MOS器件因具有所需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等优点,在各个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总结了提高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工作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6.
混凝土自身组成及施工原因等一系列因素,使混凝土裂缝成为工程中的常见问题,细微裂缝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较大裂缝降低结构承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此要采取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87.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是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服务"三农"质量的关键。如何开发、改进金融产品使其既符合"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要求,又符合地区金融市场的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的根本。本文以吉林省蛟河市农村信用社开发的新型信贷产品——"保石捷"为例,分析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效果,并在所得出的农村金融创新的启示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8.
产业转移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动与就业变化,给高职院校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更好地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9.
农村区域物流是联系生产和消费两个终端的重要纽带,涉及的领域广泛,带动作用极强,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县域经济关系到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农村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会对县域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了农村区域物流的内涵与特点,通过分析沈阳市农村区域物流中心构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为沈阳市科技局2010年科研项目《沈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0.
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特征的网络分析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网络特征,并以核心—边缘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得出该方法应用到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中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渐趋于复杂,但经济联系还处于弱联结状态;从点度中心度的变化趋势看,芜湖的点出度增幅最大,合肥的点入度增幅最大;由中间中心度比较可知,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正逐步趋于均衡,但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并从侧面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交通方式的创新及开发区建设等共同形成了驱动皖江城市带空间经济联系不断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