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24篇
经济概况   7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李抒望 《宁波通讯》2012,(21):10-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42.
公正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我们中国共产党奋斗所争取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与促进发展相比,当前我国推进社会公正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对于我们党来说是一种新的重大考验.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公正,最根本的路径选择仍然是深化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公正.  相似文献   
43.
<正>民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民生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对我们执政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无论从怎样的角度看,更加重视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都应该是中国未来发展和我们党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44.
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新时期道德建设必须适应这一深刻的体制变革,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尽快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做到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一方面,要敢于冲破旧道德的樊篱,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保守、封闭、僵化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竞争、效率、平等、民主、开放、创新、公正等道德观念;使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适应市场运作机制有效地发挥其对…  相似文献   
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纲领性献。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搞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对两的关系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就能越自觉、越坚定。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体两面,相得益彰.是辨证统一的,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6.
<正>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是这份政治报告中最重要的新名词。所谓中国  相似文献   
47.
正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邓小平同志不但以他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着我们。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邓小平同志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4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学会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改造世界,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面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其中最根本的是重点把握“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等,这些带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9.
在华尔街金融风暴肆虐全球的今天,有关“中国模式”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国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都从不同的视角来重新进行解读。当然,这也极大的吸引了国人的目光和注意力。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可以无可厚非的称作“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5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摆上我国政治的最高议程,成为我党执政的新课题。当前我国社会问题多发凸显有诸多因素,从管理体制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在一些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快速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挑战,社会矛盾倒逼社会管理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