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杜萍 《工程经济》2015,(12):62-65
本文对国际EPC工程,相关设计、采购、运输、施工、调试等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设备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对于EPC工程,设备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市场波动状况及波动原因入手,分析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受到的冲击及影响,并根据信贷业务风险的新特点、新态势,提出了一些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办法,而这对于银行业的安全及房地产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盈余数量,而是更倾向于对盈余质量的分析上.影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重点分析宏观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健全宏观制度环境及加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监督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杜萍 《中国报道》2007,(4):24-25
两年来,吉林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2%和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连续两年超过50%,实际利用域外资金增长1倍以上。两会期间记者在吉林代表团驻地,就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采访了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王珉。  相似文献   
65.
全方位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萍 《企业研究》2003,(11S):55-56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开放的互联网络存在着众多安全威胁,也在承受着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非法入侵等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6.
杜萍 《中国集体经济》2007,(29):163-164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需要财政金融的大力支持,文章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与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的关系入手,对当前农村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杜萍 《中国报道》2007,(4):35-35
农村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村才会更好的发展。而要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就要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要有组织地把一部分农民从农业里分离出来.最后达到富裕农民的效果。其次,要提升现代农业的生产能力,通过产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保持年产500亿斤粮食的基础上,让农民增收.让农民生活富裕起来.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同时还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与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68.
杜萍 《中国报道》2007,(3):23-23
2007年3月,首都北京春意正浓。来自祖国各地的“两会”代表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两会”是一次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与时俱进、共谋发展的大会,也是一次团结、民主、务实、鼓劲的大会。“两会”的召开,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方向。为迎接“两会”召开,本刊特派三位记者对部分“两会”代表进行了采访,以下是部分代表结合实际、畅想未来的发言。  相似文献   
69.
天津市市长戴相龙就“三农”问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连续四年发了四个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对此,天津市委、市政府一直坚  相似文献   
70.
杜萍 《中国报道》2007,(3):22-22
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要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观点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企业办好。二是要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创造农民喜欢的适用产品,积极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和产品的支持。三是要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素质的提升。四是要积极拓宽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市场领域,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技术、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