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8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杨红娟  杨栩 《江苏商论》2013,(10):84-88
《管理学》作为MBA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MBA的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针对MBA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生特点,运用群体动力学、协作学习和协作知识建构理论,构建MBA《管理学》教学模式,提出基于协作知识建构的《管理学》教学六步骤,旨在提高MBA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2.
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规模并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大多采取了家族企业形式和家族式的管理方法.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是高效率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走出了艰难的创业初期,进入了规模经营的大发展阶段后,又面临着种种难以超越的发展局限与障碍,迫切需要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3.
面对目前全球环境恶化、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绿色营销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我们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文章通过对生态经济和绿色营销的研究,分析不同层面的内涵,找到生态经济的科学规律为绿色营销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以及绿色营销的产生为生态经济的实现提供了市场动力和市场保障的关系,最后结合文献结论总结如何实现绿色营销,让传统的"黑色经济""白色经济"变成"绿色经济",将消费者、企业、社会和生态的利益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54.
该文从对保安大队调度员工作的认识及现状分析,提出如何做好保安大队调度员工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5.
56.
随着时代的发展,营销者面对的不仅仅是顾客,还要向企业的员工进行营销,传递企业的理念与目标,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本文依托CNKI数据库,选用2000—2020年间发表的有关内部营销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的相关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近几年来中国对于企业内部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重要性、问题及策略方面。同时指出现有不足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7.
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构建了生态文明经济子系统、生态文明保障子系统、生态文明承载力子系统、生态文明环境子系统、生态文明发展子系统五个方面共30个指标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以中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1991—2008年的年度金融统计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VAR回归模型和协整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本对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人力资本和银行利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力资本水平越高,银行利润水平也越高,这一现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体现,更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推动有关。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建立银行人力资本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研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微笑曲线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启示是要发展科研,但中小企业的实力不允许其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60.
目的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此背景下研究扶贫效果、农户特征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的主要目的:一是脱贫攻坚战能否让部分农户更有意愿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二是发现具备不同特征的农户会做出何种生计策略的选择,为后续贫困治理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文章首先基于以人为本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扶贫效果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扶贫效果的分值;其次,运用Logit模型研究扶贫效果、农户特征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扶贫效果提高1%,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27.47%;增加0.067hm2(1亩)土地,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提高4.5%;具备进城务工技能的农户选择以务农为主要生计策略的概率比不具备进城务工技能的农户低58%;增加1个劳动力,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降低36%。还发现相对于传统种养(植)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现代特色种养(植)殖业更吸引农户选择以务农为主的生计策略。基于稳健性考虑,采用bootstrap方法扩大样本量和加入冲击变量对Logit模型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测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扶贫效果和土地规模、外出务工技能、劳动力数量等农户特征显著影响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 性别、年龄、社会关系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