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国、日本与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较美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美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城市消费者购买固定的生活用品和服务组合("采购篮子",Market Basket)所支付价格的平均变化。采用概率抽样通  相似文献   
12.
梁珊珊 《海南金融》2011,(6):18-20,3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为应对危机纷纷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以美联储为代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我国为应对危机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内外因素导致我国通胀压力凸显.除了货币因素、大宗商品的输入性影响、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外,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胀本身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中国对北极国家经济连通性的影响规律, 本文提出 “经济通实力” 概念, 并针对 不同国家间的 “经济通实力” 传导影响现象, 探讨 “经济通实力” 的传导特征及原因; 借鉴热传导理论 构建 “经济通实力” 传导模型, 分析 2005~2017 年中国对北极国家 “经济通实力” 的影响程度。 演化结 果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北极国家经济连通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趋势变化特征: (1) 随着中国 “经济通实 力” 水平的不断提升, 美国对中国的影响程度呈衰减态势; 中国对加拿大、 俄罗斯及北欧五国的影响程 度显著上升; (2) 北极航线开通后, 美国对中国的影响程度增幅较小, 中国对俄罗斯的影响程度保持不 变, 对加拿大和北欧五国的影响程度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4.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唤起了国内外对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视,相关研究方兴未艾,监管新规陆续出台。总体看,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危机中暴露的流动性管理缺陷的反思、对国际监管新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提出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地区)的商业银行与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净利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整体来看我国境内银行净利差偏高,但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业净利差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的依赖性以及央行“法定利差”的限制.是我国存贷利差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致使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金融机构信贷活动萎缩,实体经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最终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并进一步引起全球陷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渊。为应对此次危机,美联储向市场注资、大幅降息并实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实施经济稳定法案、再投资法等经济刺激政策,以求使美国经济早日走出衰退阴影。本文拟对2007年以来美国所采取的政策行动进行简要梳理,并分析其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显现。本文首先运用大量统计数据从业务规模、业务结构、资金流动三个方面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勾勒出金融同业间资金流动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的考察,研究探讨了银行同业业务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动荡不安。在如此的国际大环境之下,各国都为了降低危机的爆发机率,积极调控本国的宏观政策,其中,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就是保障经济金融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基于外汇储备持有量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叶翔  梁珊珊 《海南金融》2012,(10):25-27
本文首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货币供应的银行渠道入手,研究阐述了存款稳定性下降、净利差缩小、经营管理转型等因素对我国货币供应的抑制作用,得出了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货币创造机制将被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王者"地位将动摇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析监测,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研究重构我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理财产品较为成功地规避了信贷管制,从而间接地创造了货币供给,这是当前多数文献讨论并形成的共识。本文另辟蹊径,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研究问题:通过对理财资金流动和资产负债表传导的考察,对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直接的货币创造功能进行了分析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银行理财产品统计信息制度、优化完善理财业务相关会计科目设计、贴近创新实践适时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