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14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4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随着被日方非法抓扣的詹其雄船长安全返国,中日两国围绕撞船事件的争端告一段落。尽管我们还需要就日方道歉、赔偿事宜继续交涉,尽管日本国内这两天不乏狂躁之声,尽管我们必须继续对日本国内右翼和片面亲美势力保持警惕,但就总体而言,现在已可以把重心转向翻过这一页,推动中日关系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412.
梅新育 《中国金融》2012,(13):68-69
由于不同国家"保增长"和"抑通胀"等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程度相差悬殊,不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保增长时的政策选择空间相应差距甚大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明显降温,长期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相对实力上升的势头可能逆转,"保增长"成为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政策的主题。印度、越南、中国等新兴市场相继降息,最突出的巴西自2011年罗塞夫政府就任以来,至今已经连续7次降低基准利  相似文献   
413.
对日经济制裁的选择、原则与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日两国钓鱼岛主权之争大幅度升级将经贸战推上了选择的前台,对日实施经济制裁成为我国可以考虑采用的重要措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鉴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高于我国以及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对日经济制裁应全面考虑,设定应坚持的原则、目标、领域和方式。  相似文献   
414.
一笔200万美元的交易,能够危及一个2009年GDP就高达14.1111万亿美元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没错,这就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华为收购美国服务器技术公司三叶系统公司(3Leaf Systems)部分资产的评价.这已经是华为近年来在美国第三次收购资产受挫了. 再加上过去12个月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相...  相似文献   
415.
今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在这场“20世纪最大地缘政治灾难”(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2005年国情咨文”语)中,一个超级大国被彻底断送,前苏联经历的经济倒退和损失超过卫国战争,社会倒退更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416.
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的各项经济成果中,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即便不是最引人瞩目的项目,也是之一。这缘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国际投资保护体系中的地位,也缘于中美两国在国际经济界、投资界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双边条约本来就比统一的国际法典更能有针对性地满足当事国双方的需求,由于各个国际组织迄今未能就制定统一的国际投资法典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17.
梅新育 《大经贸》2010,(3):11-11
西方热衷于唱多印度等国,目的其实在于,通过扶植其它发展中国家赶超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令新兴大国"赶超"西方不成反"被赶超"。经过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的势头更加强劲;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中国的全面实现"赶超"意味着近四百年来全球经济秩序中西方主导格局或将被真正打破;惟其如此,这种进一步的"赶超"注定不可能平稳。  相似文献   
418.
梅新育 《商界》2006,(2):14-14
商业贿赂之所以泛滥,关键的一点在于舆论对于某些问题的认识存在模糊之处,以及社会对于贿赂过于宽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19.
5月4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表示,美国欢迎来自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这有助于在美国创造就业,有助于为美国企业提供商机。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发布的一份主要关注中国对美投资的报告称,政治对抗心态、尤其是美国国会的对抗心态,可能对流向美国的投资产生一种寒蝉效应。高速发展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对的是青睐还是白眼?  相似文献   
420.
金正恩上台伊始,朝鲜陆续传来国内政策取向、机构设置、建设方向等发生变化的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2012年6月朝鲜提出了确立"朝鲜式新经济管理体制";显然,朝鲜在外部安全环境、组织基础和人才储备、基础产业等方面具备了推行转变的条件。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对此尤为重视,中国发展对朝经贸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已摆在国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