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8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武剑平 《当代陕西》2010,(11):54-55
近年来,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为宗旨,志丹县委党校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全省一流水平,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在对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大教育大培训上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县上领导和优秀人才经常登台投课,为党校注入了极大活力,对全县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执政水平、全面推进工作,起到了极大作用。志丹县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62.
志丹,黄土高原上一颗绿色的明珠. 曾经的志丹,植被稀疏,林草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8.5%,是全国生态脆弱、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面对穷山恶水,历届志丹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早在1999年,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创建生态大县、再造绿色家园"构想.特别是2006年以来,志丹围绕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在全县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高标准实施了县城"两山"景观林、303省道百里绿色长廊、新农村"三化一片林"、坝系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项目和水保工程.1999年以来,新造林182.56万亩,其中依托重点工程造林171.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8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5平方公里以上小流域102条136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程度达到71.1%,森林覆盖率达到32.0%,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82.67%,土壤侵蚀模数已由原来的1.3万吨/平方公里降至0.6986万盹/平方公里,年输黄泥沙量减少了46.6%.连续多年蝉联"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十百千’示范县""黄土高原梯田化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12次夺得陕西省"水利振兴杯"等多项殊荣."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整洁靓丽"已成为志丹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63.
一 志丹县侯市中心社区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老、小、边、穷. 老,指侯市是后继乏力的老石油开发区;小,指行政区域面积小、经济规模小、人口总量小;边,指地域偏僻、自然条件差、各种优势都靠不上;穷,当然不用再做解释.老小边穷,对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利的各种因素,都让侯市中心社区遇上了.县上的干部群众对侯市的地形地貌总结了七个字:一河七沟八架梁.到过侯市的客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千百年来小河冲刷切割出来的一条条深沟,评价是:望之发晕、鬼斧神工.  相似文献   
64.
一 沿着弯曲起伏、宽阔光洁的柏油公路,从延安市向志丹县行进,一入县境,即进入全县的南大门——双河乡. 名曰"双河",其实只有周河这一条河流缓缓贯穿乡境,但把全乡近300平方公里的山山沟沟滋养得草碧树绿、稼禾葳蕤、瓜果飘香.除此而外,双河还是志丹县石油开发较早的乡镇之一,拥有全县建立最早、现在仍运行良好的豆制品公司等老牌本土企业,一大批新兴企业在双河境内的县属工业园区正蓬勃而起,给全乡传统的农牧经济注入了强劲鲜明的现代化色彩.  相似文献   
65.
袁新昌说:“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只有两条,一是把队伍建设好,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思想纯、作风硬、能征善战的检察官队伍,让党和人民满意、放心;二是办‘铁案’,办嘴品’案,让欲布’不软者胆寒,让犯罪分子过不了检察院这个‘坎’。”近年来,在袁新昌带领下,志丹县人民检察院不断发扬优良传统,狠抓队伍建设,力办大案要案,以一身正气和良...  相似文献   
66.
二十年来,在石油产业的带动下,志丹县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教育事业则相对滞后。 2007年初,在志丹“两会”上,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了教育事业“三年上台阶,五年跨入全市先进行列”的号令!近年来,志丹县向教育投入资金达四亿多元,“志丹教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学校硬件设施全省一流,教师队伍全面迭标,教育行政管理水平迅速提高,高分通过“双高普九”,在全国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十二年免费教育,中考、高考成绩连年攀升,职业教育迅速崛起,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中央、省、市表彰!  相似文献   
67.
“红都”保安镇是人民英雄刘志丹撒乡.也是志丹县城所在地。近几年,镇党委书记牛景孝带领一班人.和干部群众燕同努力.使这里发生了突变。到去年底.近4万人的保安镇工农业总产值5700万元.财政收入4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2元。全镇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8.
武剑平 《当代陕西》2010,(10):58-59
志丹县永宁镇,土地面积810平方公里,是全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人口12000多人,也是全县农业人口最多的乡镇;永宁镇,还是全省确定的107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2006年以来,永宁镇在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日新月异,综合评比在全县连年名列前茅,2009年名列第二。面对成绩,镇党委、政府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探究影响全镇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教育作为全镇发展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69.
农村经济发展 向高效化看齐 旦八镇镇长刘雪霖说:“统筹城乡发展,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为农村经济输血,为农村发展助力;二是,要引导、指导农民的生产劳动向高效化看齐.向高效化看齐,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生产劳动要高效率化;二是,农民的生产劳动要高效益化.只有切实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才能形成源自于农村本身的强大动力,才能取得实效.如果农民的收入赶不上来,统筹城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70.
农村经济发展 向高效化看齐 旦八镇镇氏刘雪霖说:“统筹城乡发展,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为农村经济输血,为农村发展助力;二是,要引导、指导农民的生产劳动向高效化看齐。向高效化看齐,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生产劳动要高效率化;二是,农民的生产劳动要高效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