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潘正彦 《上海改革》2004,(11):12-14
完善的公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银行作为特殊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一是国有银行股份化不等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冶理结构必须建立制衡机制;三是银行的外部性要求其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加剧下中国外贸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欧债危机长期化危及欧洲经济(一)欧债危机长期化可能性第一,2011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危机不断向核心国家蔓延。希腊危机之后,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危机相继。2011年下半年以来,危机向核心国家意大利,甚至法国蔓延。8月初,由于法国银行持有大量欧猪五  相似文献   
13.
金融产业化对上海实现现代化有特殊价值和意义:一是研究上海金融产业化与现代化的联系,对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有重大实践意义;二是研究金融产业化对发展上海金融业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三十几年的消声匿迹,1984年又开始在中国悄然兴起,这是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分不开的,也是作为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普遍产物。这一点已经得到经济学界很多人士的共识,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股票市场与中国的商品经济一样发展并不顺利,由此也引起一些人的种种猜测,如股票市场在中国没有发展土壤等等。凡此种种确实是不容乐观。那么到底是由于中国的土壤不行还是股票市场发展本身规律所决定了中国的股票市场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呢?对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加以分析。世界银行高级专家A.W.阿格迈依尔在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发展实践后,得出结论:即整个股市发展周期有五个 阶段:停滞阶段,操纵降低成本,投机阶段,巩固或崩溃阶段,成熟阶段。所谓停滞阶段是指,仅有少数人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交易进行缓慢,只有极少数公司挂牌,价格保持在票面平价水平,股价基本被低估。最后一般投资者发现股息收益超过其他投资形式的收益时,开始较踊跃但还是很谨慎认购股票。操纵阶段是指,在股票供应量仍很少的情况下,某些精明的投资者发现,由于股票上市少,流动性就有限,购买少量的股票就有可能使一种或其他股票价格上升。这时,操纵阶段开始,随后,只要价格扶摇直上,就会有其他人参与购买,操纵者获利后可能离开市场。投机阶段是指,当股价被不断地哄抬到超过其基本价值时,交易量会迅速上长升,投机阶段开始了,这时新的股票发行大量增加,股票上市可供量也增加,一方面固然可以抑制投机,但另一方面原有的投资者有了出手股票的好机会,这就难以完全避免投机。巩固或崩溃阶段是指,投机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枯竭,新发行的票已无法被充分认购,投资者开始认识到股价升得太高,已与其基本价值失去联系。随即价格开始活动,下跌、调整或崩溃阶段开始了,随后价格下跌,投资者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恢复信心。同时,许多投机者也转变成投资者,他们不愿意匆匆亏本卖出股票,希望价格回升。如果调整阶段太长,无法制止股价一泻千里,那么股市必然崩溃。所谓成熟阶段是指,随着时间推移,最初的投资者重新恢复信心,而许多第一次价格跌落时未受损失的新投资者也参加到市场中,成熟阶段开始了,更多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加入市场活动,交易量会更稳定,投资者更成熟,股票供给范围更大,因而流动性也得到增强,价格会继续波动,但已不会剧烈波动。阿格迈依尔的理论归纳应该说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用这一理论来剖析我国近年股票市场的发展轨迹将很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将使我们认清中国股票市场到底是普遍发展规律占主导,还是中国的特殊性占主导,从而能够对症下药,避免股票市场的盲目发展,保证整个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银行业利润非最大化研究潘正彦中国银行业是中国经济中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毋容置疑。但是,中国银行业本身作为一个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又显得非常不合时宜,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中国银行业利润非最大化问题就是这一难题的综合反映之...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总体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也蓬勃发展。而作为大陆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及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在全国引起震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重要产业的房地产业在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中也相互促进、相互利用,取长补短,上海房地产证券市场在20年改革开放中迅速成长。这不仅为房地产业,也为证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风险控制:综合经营的必要条件 首先,中国综合经营的历史教训提醒我们需要重视风险问题。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初期,也选择了所谓综合经营模式。而这是一种低级的、金融风险比较明显的经营模式。当时,金融业基本上还是以银行为主,包括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等各种金融机构几乎都从银行脱胎而来。因此,不仅银行参股投资设立了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甚至还参股投资设立了非金融企业(例如银行参股股份公司),而且保险公司投资也设立了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有的保险公司甚至也投资设立了许多非金融企业。因此.当时的金融业特征是市场结构相对分散。虽然国有银行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中国金融业而言,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加快推进金融产业化。同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上海金融产业化将会发展更快。  相似文献   
20.
外资购并中资银行的条件、目标及案例分析@潘正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