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83篇
工业经济   51篇
计划管理   147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25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4篇
农业经济   85篇
经济概况   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PL”是英文Products Liability的缩写,即“产品责任法”。产品质量出了问题,生产厂家要负责向消费者赔偿,这便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赔偿责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PL法正风靡美、日企业界。PL法的实施给消费者带来了福音,却对企业生产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4.
柞水渔鼓     
“渔鼓本是一根竹.长在深山老林头.张郎托斧来砍倒.李郎削枝拉出沟……”这是渔鼓所有曲目开头的唱词。 渔鼓,又称道筒.竹琴.最早出现于宋代,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和陕西地区.是道情的一个分支。渔鼓用竹筒制作.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  相似文献   
135.
13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及分配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求和规模日益增大,但因相关法规政策及经济利益等原因还存在诸多问题,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合理分配即是其中之一.本文在总结评述学界既往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了当前存在的主要争议和问题,提出应明确流转收益分配主体、构建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技术理论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某钢铁公司收购废钢,不慎取得假发票,不仅不能抵扣税款,而且还被处罚,损失70余万元。某国税稽查局在征管系统稽核评税信息比对中发现某钢铁有限公司购货发票有缺联、重号等异常信息,经协查回函确认"查无企业、查无发票"。于是,经确定为检查重点企业。2007年2月,某国税局第五税务分局将该钢铁公司经营以来,接受河  相似文献   
138.
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和徽州文化共同构建起了别具特色的安徽文化。它们同时也是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其中,皖江文化以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独树一帜,涵盖了包含人文历史资源、现代传媒资源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并因此为报刊出版、影视动漫制作、旅游娱乐开发提供了创意之源。为促进皖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重点扶持优势文化产业,成立产业聚集区,形成区域文化圈,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9.
地质遗产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地质遗产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要树立全民地质遗产忧患意识,建立和完善地质遗产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地质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领导和管理,实现地质遗产在开发中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0.
孙早  王文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3):1-12,124
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一个相对集权的体制中,为规避潜在的风险,民营企业通常会采取"消极适应或积极适应"两种发展形式。"以牺牲企业对外部(技术、市场)变化适应性为代价换取产权安全"的消极适应型发展的直接后果是使得政府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努力受挫。与消极适应型发展模式不同,一些民营企业会选择积极适应型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寻求官方庇护的政治方式来确保创新收益安全,企业发展与滋生腐败之间极易发生联系。"‘腐败’成为企业发展‘润滑剂’"现象的出现,侵蚀了国家政治体制,加剧了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不满,客观上加大了企业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体制"怪圈"的形成,既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又极可能引发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危机。本文分析表明,只有将民营企业从坏体制"始作俑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才能破解体制怪圈。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民营企业"既是被需要的,同时又是被歧视的"尴尬处境。中国近代史上有关民营企业发展的案例为本文假说提供了丰富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