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58篇
经济学   59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0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研究和实践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深入研究和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政策咨询工作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问志在会上鲜明地指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是体制环境变化的要求;是20多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是世界潮流所趋。王梦奎同志还进一步指出,新发展观是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这是党和政府的宣言,也是民族的追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王梦奎同志深刻阐述了“五个统筹”是新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提出“狭义和广义的发展观”等新观点,本刊征得王梦奎同志同意,将其在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讲话的全文刊登于此,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222.
今年是彭真诞辰110周年,我回忆起1984年2月随彭真进行的关于国营工厂法的调查研究活动。这次调查研究活动前后共19天,2月7日至18日在杭州,19日至25日在上海。  相似文献   
223.
中国经济从总体上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却是明显的事实。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 ,正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十五”计划是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总体上可以说 ,我们已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 ,而且比原来预定的标准高。这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从小康逐步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这将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引起许多重大的变化。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是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有关的。“十五”计划必须考虑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使第三步战略目标有个好的…  相似文献   
224.
加强民主管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拟从五个方面谈谈企业的民主管理问题。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认为,应该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来认识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民主管理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也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225.
2006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相似文献   
226.
从总体上把握,“十一五”时期的任务,仍然是“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继续做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篇文章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227.
研究和实践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梦奎 《发展》2004,(3):2-6
为什么要树立新发展观 现在鲜明地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因为如下所述. 第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虽然在不少方面取得进展,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实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深刻的烙印.解决温饱问题和初步达到小康,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28.
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为此而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当前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主调。这次论坛的主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对于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公认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矛盾:第一,资源和环境制约。一方面,现在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过去雄厚得多,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量,交通运输能力的增长,是过去所不能想象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能源、水…  相似文献   
229.
新时期的发展,应该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经济结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的。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新的发展思路的核心,就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新时期要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落后的生产能力被淘汰的过程,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的过程,是发展进程中的调整,也…  相似文献   
230.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更加鲜明。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2000亿元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五”预期目标,按当前汇率计算,人均1400美元左右。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明显标志,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过去更加雄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