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58篇
经济学   59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0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三 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从而也就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界和理论界对此有许多研究和评述,我也写过几篇文章。在我参加《决定》起草工作过程中,印象最深刻、至今还能清楚记忆的,是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22.
一、未来5~15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经过“十五”规划头四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可能超过1300美元。新的物质基础已经奠定,经济结构变动空前活跃,发展空间急剧扩大。未来5~15年,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相当严峻,能否妥善应对,将决定国内发展的基本走势。  相似文献   
223.
从总体上把握,“十一五”时期的任务,仍然是“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继续做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篇文章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224.
研究和实践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梦奎 《发展》2004,(3):2-6
为什么要树立新发展观 现在鲜明地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因为如下所述. 第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虽然在不少方面取得进展,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实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深刻的烙印.解决温饱问题和初步达到小康,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25.
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为此而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当前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主调。这次论坛的主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对于中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公认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矛盾:第一,资源和环境制约。一方面,现在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过去雄厚得多,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量,交通运输能力的增长,是过去所不能想象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能源、水…  相似文献   
226.
新时期的发展,应该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发展。经济结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的。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新的发展思路的核心,就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新时期要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是发展新兴产业,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落后的生产能力被淘汰的过程,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的过程,是发展进程中的调整,也…  相似文献   
227.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更加鲜明。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2000亿元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五”预期目标,按当前汇率计算,人均1400美元左右。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明显标志,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过去更加雄厚。  相似文献   
228.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地区发展格局有决定性的影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报告,2004年以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大省采掘业和关联产业快速发展,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综合成本上升和结构调整导致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北部沿海地区由于综合优势发挥带来增长加速等因素,全国经济几何中心北移,东、中、西部和东北这四大经济板块之间的差距,同时呈缩小趋势,全国由基尼系数反映的省际差距随之缩小。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29.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上半年经济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涨幅呈现上升势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