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3篇 |
工业经济 | 4篇 |
计划管理 | 13篇 |
经济学 | 11篇 |
综合类 | 2篇 |
运输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11篇 |
农业经济 | 2篇 |
经济概况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我国确立了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即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后,重工业产品定价机制也完成了由市场向计划的迅速转变。1957年以后,在"赶超"和"备战"的双重作用下,资源更加向重工业倾斜,而作为维护这种战略的工业产品价格也在计划价格的框架下曲折运行。在这个时期,重工业产品的计划定价存在着导致价格结构扭曲的内在机制,在赶超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总目标下,无论是价格调整还是放权式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最终计划价格机制所带来的重工业产品价格结构扭曲给工业化推进及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53.
54.
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是当前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文章提出了建立健全“五项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相似文献
55.
一、2011年综合财政监管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2011年,作为全国六个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试点专员办之一,四川专员办紧紧围绕财政部党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四川实际稳妥推进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试点工作,重点从七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56.
本文首先探讨了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主要目的,接着从公司基本层面、发行时机等角度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否具有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影响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八个因素,最后建议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应从以上几方面考虑来制定发行条款和价格等取得融资成功。 相似文献
58.
略论新中国60年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做一全面的梳理。本文首先讨论了1949—1956年我国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由以市场定价为主向以计划定价为主的转变过程,继而探讨了1957—1978年计划定价阶段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梳理了1979—1991年我国商品价格形成机制从计划定价逐步向市场定价的转化,最后对1992—2009年我国价格机制市场化确立情况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59.
新中国建立以后,实行了赶超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技术引进无疑是后发国家最快捷的发展道路。1949—1978年,我国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50年代以156项为核心的从苏联的大规模技术引进;70年代前期以四三方案为核心的从西方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文革结束后以加快发展为目的的大规模技术引进。这个时期的技术引进集中于重工业领域与实现工业赶超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政府主导的技术引进在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大规模高端的技术引进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技术引进的决策权过于集中,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0.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我国确立了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即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后,重工业产品定价机制也完成了由市场向计划的迅速转变。1957年以后,在赶超和备战的双重作用下,资源更加向重工业倾斜,而作为维护这种战略的工业产品价格也在计划价格的框架下曲折运行。在这个时期,重工业产品的计划定价存在着导致价格结构扭曲的内在机制,在赶超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总目标下,无论是价格调整还是放权式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内在机制的作用。最终计划价格机制所带来的重工业产品价格结构扭曲给工业化推进及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