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3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客运周转量、货物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以及快递业务量五个指标,对比分析了我国东西部物流业发展的现状,结论认为东西部物流业发展差距较大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为此,必须切实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充分发挥东西部各自优势,形成特色,统筹推进,促进我国东西部物流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2.
董展  董千里 《物流技术》2012,(9):1-3,10
分析物理场与人工场的差异与联系,就物流集成场的构建思路、基本范畴进行了探讨,提出物流集成场基本理论架构。该理论可以解释供应链物流集成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为供应链物流集成分析和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平台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3.
运用区位熵法对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就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六省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差异性,山西、湖北、江西、湖南四省物流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河南与安徽集聚度低;中部六省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灰关联度较高,研究结论对促进中部物流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突发事件、HMTE及应急管理特征和机理构成研究,初步建立了突发事件的二阶段变化机理体系一单一线性突发事件和多重非线性突发事件体系,并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特征的角度,分析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机理的内在关系,构建了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的应急管理机理分析框架,这对当前我国HMTE应急管理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关联因素的基础上,对两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并对每种模式做了具体说明,最后提出五种合作模式的选择条件和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76.
国际陆港基础理论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国际陆港的定义,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阐述,进而论述了国际陆港对内陆城市、沿海港口、承运人、货主和运输系统的影响,分析了国际陆港的发展动因,最后提出了国际陆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面向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常展现稀缺性、不确定性、分散性及区域不平衡性等特点,尤其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某些物资,如此紧的时间压力易导致应急物资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变得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78.
从石油供应链运输网络中油田、炼油厂、消费城市等供应链节点间的运输网络出发,文章构建了基于碳交易及碳税条件下的低碳石油供应链运输网络。然后,从碳交易及碳税两个角度将如何实现优化低碳石油供应链运输网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9.
基于我国产业集成实践形成的集成场理论,构建以集成体主导的物流链、供应链等产业联动模式,其模式均由集成体、基核、联接键等满足充分且必要的合成场元构成,其三角形结构对外的集成力表现为:决策力、产出力、创新力,构成对外相互作用层;以合成场元作用原理构成网链关系稳定、抗干扰强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当前对外地缘政治等的国际情势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两业联动案例和同态理论为指导,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联动模式的动力机制,其中包括信息与决策共享机制、产能与供求平衡机制、数字与创新赋能机制,构建可发挥政策势能的公共信息平台,有利于非同源企业组织间通过识别、梳理、剥离、集聚、提炼、重组等方式构建产业联动模式,附带规模、转型、优化、创新等网链动力机制,以此为基础,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