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产品开发对于企业而言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开发对于创新者提高竞争力的作用等方面是不同的。文章考虑到模仿威胁广泛存在,对比研究了存在横向竞争者模仿威胁背景下的两类创新产品开发。一方面从两类创新产品(激进式创新产品和渐进式创新产品)的基本特征出发,对比分析推断出两类产品开发项目的性状,另一方面根据新产品开发动因分析了两类新产品开发的目的及其对企业的要求。对两类创新产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类创新产品开发的关键要素连接路径。研究表明:模仿威胁下,激进式创新产品开发要求企业更关注产品开发成功率;而渐进式创新产品要求企业着重加速产品开发,同时抵御模仿威胁。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以EPR根本目标为指导,研究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如何界定“生产者”的原则。结论给出了界定EPR责任主体的原则:选择供应链中对最终产品环境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经济主体,或者选择对供应链中其他成员的经济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23.
文章针对不同消费者对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存在效用异质性的情况,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和消费者市场组成的两层生态供应链超网络模型,优化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影响和风险最小化。考虑环境规制及产品的可再造比例对整个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利用网络均衡理论描述不同主体的独立行为和主体之间、产品之间相互影响的竞争行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整体效益以及企业对产品可再造比例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创新效率和政府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24.
计国君  陈婷 《技术经济》2010,29(11):115-126
本文根据需求扰动的影响力大小,将其分为日常需求扰动和突发需求扰动,并对比了两种不同需求扰动的产生原因和特征;具体阐述了需求扰动是如何对供应链上各企业造成影响的,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传导模式;通过剖析需求扰动风险传导机制,从3个角度提出了针对需求扰动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建模探讨了在需求扰动后价格敏感系数改变的情况下零售商对产品价格的调整。同时,为了保证零售商按发生需求扰动后的最优订购量订购产品和按最优产品零售价给产品定价,根据需求扰动不同的影响程度,分类讨论了与供应链相协调的适用契约。  相似文献   
25.
夏侯建兵  计国君 《技术经济》2010,29(10):103-114
信息技术外包是保险公司信息技术资源管理的重要战略,而IT外包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外包策略。本文就我国保险企业IT外包的动因、面临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阐述,进而在外包理论的指导下给出了我国保险企业IT外包策略的选择。同时,结合风险评估方法、修正期望效用理论与项目风险管理技术,建立了一套IT外包项目风险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26.
供应链中知识集成及其能力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国君 《物流技术》2005,(10):13-18,24
通过对知识集成内涵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知识集成能力模型与物元模型,探讨知识吸收能力与协作能力对供应链中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影响,以及知识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所提出的研究架构以知识管理理论和物元理论为基础,以科技产业及知识密集型的信息服务业的案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与结构模式分析来验证研究架构,且利用物元理论构建了供应链中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7.
信息技术在企业价值链整体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基础上,将企业价值链概念进行延伸,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外部企业间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三个角度,提出企业价值链整体环境概念。指出信息技术是企业创建更具动态性、更具响应力、更柔性化价值链环境的基础。对各条价值链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分析信息技术在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带来的效益,以及限制技术发挥的一些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价值链整体环境架构图。  相似文献   
28.
企业从事逆向物流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进行战略决策,在合理配置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施逆向物流如何才能降低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本文在对逆向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信息论为基础的数据归纳分析方法,并结合制造业与逆向物流相关的数据来讨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因素分类及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