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102.
103.
介绍了筒仓内散粒体的流动特性及面粉流动在筒仓中易发生的几种问题,探讨了其危害性(对筒仓结构安全、面粉品质、动力消耗等几方面);指出在散装面粉筒仓设计中应考虑实现群体流所需的料斗斜度、表面光滑度以及出口尺寸、喂料器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04.
一、天津滨海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条件 1.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跨国企业在其境内进行投资、从事增值活动所能提供的便利条件。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是促成外向型集群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外部动力。它包括:当地的要素条件,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即当地市场对某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  相似文献   
105.
从投标报价、目标成本控制预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搞好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认为要搞好工程成本管理,必须做到全员重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做好工程项月成本的预测、控制、核算等工作,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世界纺织业发展经验启示南开大学许晖一、全球纺织业是否已步人“夕阳工业”纺织工业是一门最具悠久历史的行业,同时也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率先走上社会化大生产道路的一个支柱产业。自从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多年间,世界产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革命的演变,特...  相似文献   
107.
2005年1月配额取消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应如何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国际化战略多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但当前其假设和环境条件都已发生变化,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纺织企业优势资源的识别,建立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战略模型,从而为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文章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从国际风险感知研究的全新视角出发.对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责任风险、管理风险进行聚焦探讨,并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来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9.
服务创新能力是一种基于服务机会识别与开发的价值创造能力,也是制造企业应对动态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构建、提高与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现有服务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从企业内部运营与网络嵌入视角探讨服务产品和服务流程的创新,很少涉及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及其构建机制。本文从价值驱动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艾默生网络能源(中国)的案例分析,基于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三个价值驱动要素探讨制造企业如何实现服务创新能力的构建。研究结果显示,在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的共同驱动下,制造企业通过组织学习、网络嵌入和资源匹配构建其服务创新能力,且驱动因素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动态变化性。  相似文献   
110.
“逆向跨国并购”(即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获取海外战略性资产、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跳板”。然而,与传统跨国并购相比,逆向跨国并购呈现“以弱并强”甚至“蛇吞象”的独特特征,导致并购双方存在显著的身份落差。身份落差使得并购后的“组织身份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不恰当的身份管理模式会对并购整合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综合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与大样本统计方法,探究中国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后的组织身份管理模式。研究发现,组织身份落差的方向和强度是决定并购后组织身份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高强度身份逆差与“单一隔离型”模式匹配,低强度身份逆差与“双元联邦型”模式匹配,身份顺差与“统一吸收型”模式匹配;不同身份管理模式在话语建构、业务运营、权力关系、象征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大样本统计研究表明,身份落差与身份管理模式的匹配关系具有较高普适性,但也受核心业务相关性、业务分割等因素影响。本文不仅揭示身份落差与身份管理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构建逆向跨国并购后的组织身份管理理论,也对中国企业在逆向跨国并购后有效管理双方组织身份、提升并购整合绩效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