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50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19篇
综合类   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赵博  思远图 《汽车与社会》2013,(35):106-109
到了下个月,北京每年的小汽车摇号指标将由目前的24万辆缩水到15万辆。这对于京城的汽车经销商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而与此相反,这些年来很多与计步器有关的企业、网络和圈子却欣欣向荣。他们的主旨就是让人们离开汽车,甩开双腿。这种理念上对驾车的冲击被很多人称为计步器冲击。  相似文献   
12.
乔晓燕  赵博 《价值工程》2010,29(8):29-30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随机利率下保费收入为复合Poisson-Geometric过程的风险模型,在随机利率为levy过程的情况下,得到了破产概率满足的积分方程,以及得到最终破产概率的上下界所满足的积分不等式,以此作为保险公司经营的预警信号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知识管理工具多种多样,理论学派林立,如何选择适合运载火箭设计知识管理的实施模式,以使运载火箭设计知识有效的管理和传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分析运载火箭知识管理需求入手,考虑从三个层面开展知识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赵博 《陕西纺织》2007,(4):37-38
斜纹条子织物外观新颖、纹路突出、经染整后加工处理后,色彩鲜艳,手感柔和,具有独特的风格,立体感较强,穿着舒适,深受用户喜爱,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就织造各工序对斜纹条子织物的质量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型织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中把工程项目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力求在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16.
赵博 《汽车与社会》2014,(18):102-103
进入5月,北京的车市跌宕起伏。严格的限购政策让很多中低端品牌陷于低价抛售的绝望境地,而豪华品牌经销商却强者更强,他们为客户打造的试驾活动也精彩纷呈、别出心裁——甚至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7.
1 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大豆蛋白纤维外观具有天然真丝的光泽,手感柔软,具有环保性,透气性好,比重小,强伸度高,耐酸耐碱性好,手感柔软如羊绒,光泽柔和似丝绸,具有棉的吸湿性和穿着舒适性和羊毛的保暖性,染色性能好,色牢度强,耐碱性差,耐酸性好,耐晒性能好,可纺性能较好,其主要物理性能见表1。  相似文献   
18.
岗位价值法——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会计核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精细化管理的背景,通过选取国有煤炭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从会计视角提出岗位价值法,并探讨了这种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赵博 《天津财会》2006,(3):11-13
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过程,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当局和有关员工影响,旨在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加强并不断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保护资产安全完整,  相似文献   
20.
择校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现象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而且是一种经济决策,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择校的供给、需求等方面原因进行论证,并建议应当从控制需求、增加供给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择校问题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