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产业链稳定性关乎区域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链上企业只会依据自身经济利益目标协调其内外部市场关系,无暇顾及整个区域发展的全局需要,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在明确产业系统内各部门间关联关系以及本地区和相关地区资源动态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及政策,通过优化产业链结构、占领产业链高端以及有效实施产业链招商等途径对区域产业链加以治理,确保其健康稳定运行。基于现有文献成果,对产业链治理内涵做出理论探讨;结合调研所获数据,分析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地方政府参考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企业间建立联盟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合作伙伴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共同拓展市场以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但联盟伙伴关系的建立必须基于一定的共同特征,例如部分产品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从而保证企业间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同时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在伙伴关系中的地位,必须保留一定的专有能力,以继续维持与联盟伙伴的合作关系。基于此,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的重叠性和保持能力对联盟企业间持续合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球价值链下东莞家具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之初,往往建立以其为中心,以关系契约为基础的强关系网络。随着合作秩序的扩张,跨国公司的商圈就开始解体。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会发生改变,由强关系网络演变为模块化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东莞家具产业集群治理结构已由以关系契约为基础的强关系网络演化为以显性契约为基础的模块化网络.  相似文献   
14.
浅析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和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界定价值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价值链管理的不足之处,预测了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应用,提出了价值链管理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对核心知识进行适当的保护,这种保护不仅在横向合作中是必要的,在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合作中也十分必要。从纵向合作中知识的流动方式出发,指出企业在纵向合作中对核心知识进行保护的两条路径:警惕核心知识被上下游合作伙伴窃取及预防核心知识被竞争对手获取,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新环境学派和能力理论的相关观点,深入探讨区域环境对集群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江苏省若干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文化对集群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要素环境、区域政策正向影响集群创新能力从而影响集群创新绩效;集群氛围通过对集群创新能力的作用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当前超竞争的环境下、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可持续创新理论是传统的创新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控制能力)、12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的特点(具有相互依赖和反馈的关系)选择了较新的多目标决策方法——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权重,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ANP结构模型,分析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指标的相互依赖关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比相关联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NP应用软件一SD软件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得出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企业不同参与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将发生变化 ,企业经营权逐步转移到经理人手中。这必然导致企业制度结构的变迁 ,从而产生新的企业制度模式。在该模式下 ,出现了经理人控制现象 ,本文探讨了经理人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确立中国高科技风险投资制度模式选择的标准,便于探讨中国高科技风险投资业不同的企业制度模式以及在该模式下运行机制--企业各种权力的联系和联系的方式最能有效地使资本增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不同企业制度模式下这种联系和联系方式的四个存在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场"来分析技术联盟的形成机理,阐明了技术联盟建立的直接目的在于企业要与其它组织(包括供应商企业、客户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甚至竞争企业)间建立一个相对稳定、高效的技术知识转移和创造的"场",并且构建出该"场"的简单理论模型,同时归纳出建立相对稳定、高效"联盟场"的基本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