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06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已经进入了“多圈多带多区”相互交融发展的时代,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重要增长极的经济合作区的概念.决定着在“经济无疆界”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区、环黄海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圈区的相互交融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综合配套改革,实现环渤海经济圈联合与合作;要通过建立泛环渤海经济圈,使其成为世界级的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嘹望》杂志等报刊应该为泛环渤海经济圈城市更广泛、更实际、更有效的合作与联合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92.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山东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的改革成就,如山东纺织行业协会和服装行业协会在推进山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5年是山东省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新的发展观,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青岛纺织品联合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青纺联”),是在外贸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建立的。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工贸结合、进出结合、用国际市场价格结算,自负盈亏经营出口商品,这条新路子是可行的;青纺联搞进料加工出口,是充分发挥沿海纺织基地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要体制改革我国外贸纺织管理体制是在解放初期参照苏联外贸垄断制的经验制定和确立下来的,其主要特点是独家经营。三十余年来我  相似文献   
94.
青岛市跨世纪城市经济发展要做的第一篇大文章是全面建设中国海洋产业城,而不仅仅是海洋科技城。青岛市制定跨世纪城市经济发展思路和确立城市功能,要把工业经济放在城市经济支柱产业而不仅仅是一个重要产业地位。以青岛为龙头,建立“青连半圈”经济带是青岛市发挥经济...  相似文献   
95.
论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第一出发点是加快发展、加快改革。中国共产党四代主要领导人关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着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面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确立以发展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6.
20世纪90年代最后一年,中美“双赢”协议的签订,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媒体公认纺织业是获益较大的行业之一。目前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达30%以上的中国纺织工业,如何加紧制订应对策略是当务之急,本文的“思考”,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认识透机遇 要抓住机遇,必须认识透机遇。机遇分为一般机遇,相对机遇,特殊机遇。但通常我们往往分不清三种机遇之间的关系,混淆  相似文献   
97.
在我从事现代纺织经济研究二十余年的生涯中,作为一名“系统”外的研究工作者,发表过250余篇纺织经济方面的论文,出版了九本专论纺织经济的著作;参加过系统内若干次研讨会、工作会,读过若干篇纺织文章。最近欣读杜钰洲《为早日建成纺织强国而奋斗》(以下简称“杜文”)却令我耳目一新。这是一篇最富理性、最富激情的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报告。它帮助我对纺织商品经济的特性与其运行中的一般规律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99.
<正>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推动着企业竞争力提高。中国加入WTO后,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