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7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党建强,则发展强;发展强,则党建强.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理念,扎实做好党建各项工作,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2.
83.
阳春三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召开。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全国高新区作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4.
今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纲要里强调: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活跃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要求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稀缺资源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85.
2006年1月初,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3月初,全国“两会”的春风在这个春阳曝暖的时节为国人送来阵阵欢欣。国家确定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21世纪是人类充满希望的世纪,同时也是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世纪。国家的竞争靠科技,科技的竞争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自主创新的意识正深入人心。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承载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与任务。自主创新成为高新区的灵魂,成为企业的立身之本。肩负使命和重任的国家…  相似文献   
86.
87.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工业基础雄厚,结构体系完备,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济宁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济宁高新区内逐步形成了工程机械、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8.
高新崛起宏图再展,战鼓擂响跃马扬鞭.回眸2014,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国家高新区在完成“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任务之后,已经步入了未来十年以“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为主题的“三次创业”新阶段.展望201 5,对于发展到了攻坚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中国而言,必然是最具挑战之年.站在“十三五”的门槛,吹响新长征的号角,新常态下的国家高新区,必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敏锐的机遇意识,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美丽高新、幸福高新的历史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89.
中共江苏无锡新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黄胜平和江苏省委《群众》杂志社编审、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姜念涛在长期的工作和研究中,积极寻找我们国家当前最先进的生产力,努力探求我们的体制怎样适应、推进先进的生产力,并完成了《中国自主创新探路》这本应时之需而作的大书。全书以二人对话的方式,对我国当前自主创新的山山水水、枝枝叶叶有着全方位的实证性描述和精深探讨,展示了各行各业自主创新振奋人心的神奇之举,也透视了某些方面发展落后的切肤之痛。我们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的自主创新,节选了其中的精彩之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0.
十几年来,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始终秉承“政府提供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宗旨,努力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创业环境,坚持为企业提供全面、综合的一站式服务。未来,玉溪高新区将以更优良的投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吸引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大展鸿图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