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3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PS措施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措施)以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合法性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界定SPS措施的基础上,重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SPS措施影响农产品贸易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理论研究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阐述SPS措施对农产品出口产生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重点探析8种SPS措施影响农产品贸易的量化分析方法.最后对现有的研究加以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2.
本文采用国内外研究最常用的3d—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贵州普定县随机抽取的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的全户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西南贫困山区道路是否会影响其农户食物获得能力。研究发现,调查地区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尽管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农民的营养结构还不太合理,蛋白质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居住地离集贸市场越远、道路状况越差,农民食物的多样性及膳食综合评价得分(DDP分值)越差。  相似文献   
23.
王静怡  张悦  陈志钢  聂凤英 《经济地理》2019,39(4):155-163,231
利用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分析模型,设定撒哈拉以南非洲11个主要水稻生产国家在2020—2040年采纳中国杂交水稻的两种模拟情景,第一种情景为仅在灌溉区采纳,第二种情景为灌溉区和雨养区同时采纳,两种情景的最大采纳率分别为5%、20%和50%,以考察非洲国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在11国灌溉区推广杂交稻的情境下,11个国家的水稻平均单产和收获面积都有所增加,塞拉利昂、马里和几内亚将在2030年实现水稻净出口;若主要水稻生产国能够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建设,在雨养区推广中国杂交水稻,则在20%和50%的最大采纳率情况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将分别在2036和2030年实现水稻净出口。因此,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很大的水稻生产潜力,但能否实现取决于良种的采纳率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此,可将发展杂交水稻作为中非农业合作领域的重点,不仅为稳定全球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还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的水稻需求。  相似文献   
24.
一、高技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 按照现代企业研发体系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起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有效的研发管理体系,以保持公司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 这一体系的特点是,公司对研发事务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25.
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在分析国际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揭示了国内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基本规律,从而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利用中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和老挝五个国家八个地区稻米价值链各环节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和国家层面经济发展、水稻产业的宏观数据,以全价值链为视角,分别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转型时期稻米价值链整体及各环节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各个国家稻米价值链成本竞争力的影响。总的来看,转型时期稻米价值链整体表现出价值链主体环节减少,但地理空间延伸的特征。稻米价值链各环节主体朝着技术创新、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演进。各个国家稻米价值链总成本的排序与国家内部农业劳均增加值比较一致,中国稻米价值链总成本最高。将稻米价值链分为农户、工厂、经销和零售四个环节,发现农户和零售商环节成本高是造成中国稻米价值链成本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加工和经销商环节具有微弱的成本优势。为提高中国稻米生产的成本竞争力,应借助机械替代劳动作业以节约成本,培育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使土地租金位于合理价格,并充分利用加工设备的产能和零售营销的新变化来增强稻米生产成本竞争力。  相似文献   
27.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户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粮食播种面积都不会有显著影响;但是,不断上涨的每亩农业机械作业费用会降低农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其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占比;如果农户地处平原地区,每亩农业机械作业费用上涨对该类农户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占比的负向影响将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28.
自巴特勒(1980)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假说之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文献分歧较大,多数学者只从需求变化的角度来阐释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演变。基于生产投资与需求视角,文章建立并解释了包含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完全模型。文章认为,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发展阶段是由其生产投资与游客接待量的关系所决定的,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竞争性游乐项目两大阶段构成,并且提出了影响每一个小阶段演变的主要因素。同时,旅游地生命周期是由若干个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叠加而成的,并且分析了几种形式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文章还阐述了该模型的重要含义。  相似文献   
29.
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的区域互助机制,对口支援在脱贫攻坚、应急管理、区域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现有文献主要基于横向转移支付和生产要素流动与转化两个视角探讨了对口支援的理论基础,重点分析了对口支援实践中的经济支援和智力支援两类政策工具,并探究了对口支援在促进受援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改善贫困治理、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效应。经过萌芽、探索、完善、升级四个阶段的演变,对口支援从单向的输入帮扶转向双向的合作共赢,实施领域不断拓展,政策工具不断创新,但也存在政府作用需要优化、参与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实施效率欠佳等问题,应积极探求新时代对口支援的新路径、新模式。总体上看,对口支援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和战略规划研究,通过全面总结多样化多层次的实践模式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中国经验,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政策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并积极创建相关数据库和改进实证方法以提高经验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