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确立,对于描述和客观评价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展;破解“三农”问题;制定相关农村政策,进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本国之内,跨国境就业的现象越来越频繁,给各国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各国都把劳务输出作为本国非贸易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作为解决本国就业问题的途径之一;而对外国人来本国就业则出于对本国就业保护和社会稳定等因素的考虑,实行许可制度来加以限制。许多人对外国人就业许可制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  相似文献   
23.
知识管理的境界与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勤  袁凌 《经济论坛》2006,(15):77-79
据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领头羊深圳蓝凌管理咨询支持系统有限公司历时半年的面向国内两千多家大型企业的调查,2005年所调查的机构知识管理整体成熟度得分为48.1,处于第3级的初始阶段(成熟度分为六个等级,初始级15~30分、认知级30~45分、重用级45~60分、协作级60~70分、优化级  相似文献   
24.
企业成长模式探析——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视角,对企业的成长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即对企业的数量成长模式、质量成长模式作了基本的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成长模式的演变趋势——生态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25.
马勤 《价值工程》2012,31(16):82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使道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是当代市政道路建设维护的新理念。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增加道路建设的投资效益,已经成为道路建设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市政工程中的就地冷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26.
马勤  刘青松 《改革与战略》2010,26(1):152-154
文章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问题,着重分析企业成长的知识系统及其特征,企业成长的知识路径依赖性、知识积累性和知识创新性。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企业成长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企业成长知识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二是企业成长知识系统中的核心知识的自组织性不强。  相似文献   
27.
加入WTO 企业需要提高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勤 《企业经济》2002,(2):38-39
一、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挑战和机会 "入世"对我国企业的冲击是各种各样的,也是全方位的.具体来说,我们的企业主要面临这样一些挑战:第一、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入世"意味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  相似文献   
28.
企业知识系统的知识可分为基础性知识、中间性知识和核心性知识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知识在企业的运行中各司其职。企业核心性知识具有自组织性,起到统领作用;中间性知识在核心性知识的统领下协调、调配、指挥基础性知识的应用,从而使基础性知识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各层次知识是以非线性的网络形式相关联,并具有动态转化性。  相似文献   
29.
马勤  刘青松 《企业经济》2004,(1):135-136
文章分析了再造流程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同时阐明了再造流程理论在我国应用的难度,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两型社会的提出,为全社会的社会经济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文章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企业的成长理念作了初步的探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如何具体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主要是企业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人"的理念,"两型企业"的理念,企业成长与环境、社会和谐的理念,企业成长战略需要的理念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