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9篇 |
工业经济 | 32篇 |
计划管理 | 98篇 |
经济学 | 59篇 |
综合类 | 35篇 |
运输经济 | 1篇 |
旅游经济 | 5篇 |
贸易经济 | 46篇 |
农业经济 | 47篇 |
经济概况 | 103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正>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自1978年的3645.2亿元,人均381元发展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人均22648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末的210.6亿元增长到2008年末的217885亿元,国家财力和国民财富大幅度提高,进入"民富国强"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2.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因素趋于复杂,资金流动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跨境资金流动状况,深入分析当前跨境资金监管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跨境资金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3.
持续审计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持续审计在以美国 AICPA 为代表的审记职业界中得到广泛讨论。本文引用 AICPA 和CICA 对持续审计的定义,分析了持续审计的特征,阐述了持续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界定了持续审计的效用,剖析了其在实践中推进比较缓慢的原因,以期能促使我国审计职业界正确认识和大力推进持续审计。 相似文献
54.
毕德东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6,22(4):18-21
为了解决国际油价高企情况下我国油价倒挂所产生的炼化环节的亏损和迎接2006年底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外资进入的挑战,我国开展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虽然市场化是定价机制改革的总方向,但介于我国市场化条件的不成熟,我国应实行逐步实现市场化的方法,同时要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如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建立公平有效的成品油市场,建设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只有完善了这些软硬件才能真正的实现油价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55.
56.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焚烧碳排放估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为加快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缓解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方法]将全国划分为黄淮海区、西北区、东北区、东南区、西南区五大区域,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秸秆产生量、秸秆资源密度、秸秆利用结构、秸秆焚烧碳排放量。[结果]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10.4亿t,可收集量达到9.0亿t,玉米、水稻和小麦3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79.19%,黄淮海区秸秆产量最高,占总量的33.41%。秸秆已利用量为7.21亿t,综合利用率达到80.11%,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量占已利用量的比例分别为53.93%、23.42%、4.98%、14.27%、3.40%,形成了农用为主的利用格局,但不同秸秆种类综合利用率和利用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全国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占有量分别为523.57kg/667m~2和1.75 t,东北区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南区和东南区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的露天焚烧火点数比例估算,2015年我国秸秆露天焚烧量约为8 110万t,总碳排放量约为3 450万t,其中东北地区约占74.1%。[结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推动区域秸秆实现全量利用,对于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明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明确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基于1961—2020年宁夏1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等数据,采用国际气候诊断与指数小组(ETCDD-MI)定义的极端气候指数,运用线性趋势法、克里金插值法、小波分析等方法,明确宁夏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并探讨人类活动与极端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 (1)宁夏的极端气温指数中,暖夜、夏日日数、持续暖期日数和年最大日最高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霜冻日数、冷昼、持续冷日日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年最大日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暖夜、夏日日数、连续暖期日数和年最大日最高气温的变化率在引黄灌区变化率较大,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霜冻日数、冷昼、连续冷期日数在全区均呈现下降趋势,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区下降趋势变动较为明显。(3)极端高温指数的变化率在北部引黄灌区较高,全区呈现出升温态势。(4)宁夏4个极端降水指标变化并不显著,但区域间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率较高且呈正向变化,而北部引黄灌区降水年际变化率远低于南部山区且降水趋于减少。(5)1987—1992年极端高温指数和极端低温指数存在显著共振周期,极端高温指数上升领先极端低温指数。(6)极端气温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人口的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增加、城市化率的上升和建筑面积的增加,与月最高温日值都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反映出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极端高温指数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关系。结论 极端气候变化特征表明,宁夏地区高温事件增加,低温事件减少,极端降水年际波动幅度较大,地区差异显著,并且人类活动可能与极端气候变化存在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58.
59.
60.
通过量化分析,认为南方红黄壤地区粮食单产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在低产偏中产地区,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低产地区,区域治理的重点应放在中低产地区,粮田保护的重点应放在高产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