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847篇
工业经济   346篇
计划管理   962篇
经济学   1017篇
综合类   488篇
运输经济   79篇
旅游经济   89篇
贸易经济   696篇
农业经济   306篇
经济概况   712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鉴于我国现实情况,对H-T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定,采用动态递归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城乡劳动力流动、城镇就业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的相互均衡关系,并从动态内生系统的角度建立Panel Data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似无关(SURE)方法实证研究三者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差距的缩小也促进了城乡劳动力流动,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城乡差距加剧了城镇失业,城镇失业也扩大了城乡差距,两者存在恶性循环;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失业相互之间均具有很微小的且不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程华  廖中举 《技术经济》2010,29(11):8-13
本文收集了1978—2007年国家及各部委颁布的2682项环境政策(不包括各省市颁布的地方法规),从中选出与企业环境创新相关性较强的428项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定量描述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轨迹。同时,本文将量化的环境政策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了其对企业环境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强度对经济产出绩效和知识产出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环境绩效中的能源消耗率与工业废水排放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的行政措施和政策导向度对企业的经济产出绩效和环境产出绩效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欧盟范围内存在着两套竞争法律体系。一套是欧盟自身的竞争法。另一套则是各成员国国内的竞争法。两套法律相互独立,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广义的欧盟竞争法,发挥着维护欧盟统一市场公平竞争,增强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二者的关系如下:一、二者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欧盟竞争法适用的对象是共同市场大范围内扭曲竞争,影响成员国间贸易,破坏共同体利益的行为。单纯发生在一国范围内影响该国竞争而未涉及到成员国整体利益的行为,由成员国国内竞争法规范,欧盟竞争法对此不予干涉。从地域范围上看,欧盟竞争法的适用范围要广得多,适用…  相似文献   
64.
当下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社会面貌迅速变化,城乡一体化引领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阐明当前农村地区耕地社会保障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安徽省怀宁县进行了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研究。在条件价值评估法下,利用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受访者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受访者年龄、家庭年收入与受偿意愿呈负相关;家庭收入来源、农地流转期限、新农保养老金发放级别与受偿意愿呈正相关;同时测算出怀宁县耕地资源社会保障总价值为9.91亿元,占当地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68%,单位面积耕地社会保障价值为1 141.67元/667m~2,占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的71.95%。通过与他人相关研究对比分析,结论认为目前耕地在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仍承担着基础性作用,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耕地社会保障地位正在弱化,农村社会保障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5.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碳交易市场,并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我国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十分落后,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作为能源消耗大省,辽宁省的碳减排压力指数全国位列第六,辽宁省低碳经济建设任重道远,务实发展碳交易市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辽宁省发展碳交易市场的重要意义,指出碳交易市场对辽宁经济建设、财政收入、环境改善及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较大的推动力。通过对辽宁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辽宁省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CDM项目、碳交易所建设及自愿减排市场上。根据辽宁省发展阶段的特点,提出了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6.
快速的城市化对健康产生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城市化使城市人群能够分享现代医疗技术的最新成果,从而使城市人群的预期寿命更长,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更低;但同时城市化的过程也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又使城市人群在许多疾病的发病率上高于农村。城市化对健康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文章尝试对此问题做一评述性研究。  相似文献   
67.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双重提升、农业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益型的集约农业、资源节约型的循环农业、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产品安全型的绿色农业等四个特征,探讨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等,并提出加强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成光 《特区经济》2008,(12):59-62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发展,企业国际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强烈。本文在离岸金融内涵和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满足"走出去"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相应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政策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泛珠三角是横跨东中西部,包含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区。探析泛珠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影响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地区以沿海城市群和内陆各省会城市为中心的中心-边缘结构分布显著;区域内空间自相关趋势在加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表明内部经济差异在缩小,区域合作取得一定效果;人均GDP总体空间格局稳定,局域内发生演变,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冷热点区域变化较为明显。空间计量表明,工业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城镇劳动人口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表现出城镇就业人口的规模不经济。  相似文献   
70.
秸秆收储运成本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择合适的秸秆收储运模式,降低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的收储运成本,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秸秆收储运成本模型,并在4种收储运模式(模式一:田间晾晒→收集→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二:田间收集→收储点→晾晒、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三:田间机械捡拾打捆→收储点→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四:田间收集→固定式打捆→收储点→秸秆利用企业)基础上分析不同模式下的秸秆收集成本。[结果]运输成本和机械卸载成本是总成本中的可变因素,其对总成本的贡献率随运输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模式一、二采用散秆运输方式,适用于收集距离较短、秸秆需求量较小的企业,且使用模式二的秸秆收储运成本较低。模式三、四采用秸秆打捆运输方式,易于储存、利用,适用于秸秆用量较大的企业,且使用田间机械捡拾打捆的模式三收储运秸秆经济性更优。[结论]秸秆利用企业应根据需求合理地选择秸秆收储运模式,小型秸秆利用企业在模式二的情况下收储运成本更低,大型秸秆利用企业选择模式三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