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73篇
  免费   100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811篇
工业经济   1301篇
计划管理   4012篇
经济学   3896篇
综合类   1955篇
运输经济   215篇
旅游经济   191篇
贸易经济   2145篇
农业经济   1250篇
经济概况   3050篇
邮电经济   54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1202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2187篇
  2010年   1976篇
  2009年   1336篇
  2008年   1448篇
  2007年   1317篇
  2006年   1552篇
  2005年   1350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并急需寻求储备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背景下,本文以货币性外汇储备和资本性外汇储备的划分为前提,将多层次、系统的管理思想引入到外汇储备资产优化配置中。通过构建基于多层次需求的货币性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AHP模型,测算出外汇储备货币性资产的最优币种权重。在币种结构确定的基础上再建立修正的资产结构优化AHP模型,并最终计算出货币性资产权重,从而实现了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优化的真正结合。研究结果表明:美元在币种权重中的领导地位还难以撼动,货币性存款在资产组合权重中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货币性资产优化配置中,不宜将币种盲目多样化,同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性储备资产的功能和特性,选择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某注册进出口食品企业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物源性食品原料志贺氏菌检测,样品包含5个品种共计180份,结果分离到1株可疑志贺氏菌,检出率为0.56%。经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鉴定为福氏志贺氏菌,血清型为3a型。然后分析它们被污染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为出口企业提产品品质、生产优质食品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3.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意义的分析,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适应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农业生态脆弱性,通过研究特殊地形和气候下的农业生态脆弱性,有助于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广西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程度进行评价,利用ArcGIS对生态脆弱性进行分级,以期探究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水蚀面积的权重值最高为0134,年平均降水量的权重值为0113,自然环境指标相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指标对农业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更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区域大致可分为5个区域,分别是桂西峰丛洼地带、桂东山地丘陵地带、桂中低山丘陵地带、桂东北山地、桂南沿海丘陵地带。[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来看较为脆弱,处于轻度和中度脆弱等级,但生态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为了改善农业生态脆弱性,政府应实行区域的联合防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治理,积极探寻生态、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状态,促进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新疆经济迎来发展新契机,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分析该区域内各县域综合竞争力状况,旨在了解各县域竞争力优势与弊端。基于地理学系统性视角建立了含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发展3个子系统的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与空间定量法对各县域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综合竞争力理论评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发展现实基本吻合,同时讨论了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不足之处,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研究借鉴。通过分析各县域最终综合竞争力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分为四种类型的竞争力地区,即综合实力主导型\"强\"竞争力地区,工业、农业主导型\"较强\"竞争力地区,农业、旅游业主导型\"中\"竞争力地区,单一产业主导型\"弱\"竞争力地区。  相似文献   
96.
[目的]测度和评价长江经济带的乡村生态韧性,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为维持全流域乡村地域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乡村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和评价,运用PCSE、FGLS方法实证检验了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在时序演变上,长江经济带的乡村生态韧性有所下降,乡村生态韧性均值从2010年的0.215下降到2019年的0.200;(2)在区域分异特征上,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韧性并未出现明显极化现象,但各地区乡村生态韧性总体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且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流域段之间的差距是导致全流域各地区乡村生态韧性差异的主要原因;(3)在空间格局上,全流域呈现出上游、中游、下游梯度下降态势,且空间演进呈现“东北—西南”格局,总体上空间布局的演变较小;(4)影响因素发现,农村信息化、财政支农与长江经济带的乡村生态韧性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村经济增长、农村人力资本、城镇化发展与乡村生态韧性呈负相关。[结论]建议以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生态化发展,构建合理的留才引才机制,深化数字乡村建设,推进绿色城镇化,构建城乡环境共同体,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以提高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韧性。  相似文献   
97.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中的组织效率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监督博弈模型。对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选行博弈分析,并以此判断我国目前政府扶贫的组织效率,认为目前政府扶贫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扶贫体制的组织效率低下。进而建议中央政府应采取提高监督效率、增加惩罚力度和实行激励等措施,以有效提高政府扶贫的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98.
美国休耕制度及其对中国耕地休耕制度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美国休耕制度进行解读,并通过对制度文本的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为中国休耕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坐标。[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结果]通过文献解读发现:(1)美国休耕立法经历了初步确立、快速发展和调整完善3个阶段;(2)美国休耕制度的政府补贴具有多元的特性,包括土地租金、成本分摊、技术援助、额外奖励和税收抵扣;(3)美国在实施休耕制度时强调计划与市场结合;(4)美国休耕制度的重心最终落脚于实现有机农业转移。[结论]根据这4项研究发现,中国在构建耕地休耕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应逐次建构以休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在结合多方财政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差异化、动态化、奖惩结合的休耕补贴机制;再次,需要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强化计划安排的同时激励农户自觉参与休耕,主动提升耕地地力;最后,休耕制度重心的落脚点应与有机农业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相似文献   
99.
制度起源的效率论,由于自身的功利主义色彩,已无力解释新的组织现象。制度得以形成并维持,越来越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接受和信任。当学者们质疑传统的效益观,重新思考组织制度的起源时,合法性概念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围绕组织制度是经合法建构的思想,首先回顾了合法性概念的演变,从中描述了合法性对组织制度的基础性作用,探讨了合法性的来源,接着对组织制度的理性进行分析,认为理性也是由社会建构合法存在的,最后对合法性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00.
广西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衡量一国或一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标准之一。本文在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时,根据代表性、简约性、通用可比性原则选取了评价潜在和现实竞争力的9个指标,对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应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增加文化供给,提高科技含量,打造文化品牌等方式增强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