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0篇 |
工业经济 | 3篇 |
计划管理 | 21篇 |
经济学 | 75篇 |
综合类 | 14篇 |
运输经济 | 3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28篇 |
农业经济 | 14篇 |
经济概况 | 25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新金融》2008,(3):47-48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事实上也就掌握了对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权.所以,银行微观治理层面的改善不能保证达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要求.要想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成果,最终还须转换政府职能、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22.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文章通过对近期和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以厘清未来走势,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借鉴。两个时期部有一些相同点:中国经济从低谷走出,乐观情绪升温,房价骤涨,通胀开始抬头,中国跟随世界进人新一轮加息周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两者不同点是:当前货币增长速度远远快于2004年。贸易顺差更大,信贷和财政状况逊色。未来,预计CPI回升势头更快,央行面临回收流动性的压力更大,贸易摩擦加剧,中美息差可能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加大。 相似文献
23.
24.
The topic investigated competition in marketing as a survival yardstick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in Nigeria. The objectives addressed by this study were: (1) identifying different types and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that SMEs are exposed to along the life-cycle portfolio in Nigeria; (2) quantifying the strength of SMEs vis-a-vis some foreign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3) proffering solutions on how best they could match competitively these foreign enterprises. Relevant models and theories were employed in literature to evolve detailed analysis of issues relating to the variables used in terms of competition in marketing and survival of juice-producing SMEs. Two hypothese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survey of 20 prominent Ikeja based SMEs using Cluster sampling, 5-points Likert summated rating scale was adopted, while Yard's formula with 95% confidence level and 5% error tolerance was used. Alternative form validity of the instrument was measured at 0.63 while its reliability was measured at Cronbach's alpha of 0.70.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was used in testing hypothesis 1 while standard multiple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test hypothesis 2.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al of juice-producing SMEs with forms of competition on a firm's life-cycle; while competition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survival components for the enterpris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since competition subsists in any firm's life-cycle, strategies to support operations for survival must be adopted.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operators of SMEs have to monitor and manage competition as it affects their businesses positively and/or negatively. 相似文献
25.
胡天民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9,2(1):16-21
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财技术”的新思想,倡言社会主义光明的未来,主张树立“大金融”观,实施“大融合”方略,以推动中国经济突破极限,走向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26.
淘汰高耗能落后产能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课题组 《宏观经济管理》2007,(7):21-23
当前,根据中央的部署,我国对高耗能落后产能正在进行治理淘汰.但由于任务艰巨,存存进展缓慢、经济手段缺乏、善后机制亟待建立等问题.因此.应加紧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激励性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相似文献
27.
通常的观点认为,制度先行者塑造国际制度,新进入国家接受国际制度的塑造。作者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新进入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过程也是国际制度提高其合法性的一个同步过程:国际制度需要通过容纳新进入国家的关切来提高自身合法性;同时,新进入国家的关切得到容纳要以其接受制度宗旨为前提。双方产生了相互合法化的需要,它们需要同步接纳对方的合理诉求。一方面,国际制度是制度先行者互动形成的规则体系,未能包含更广泛的国家的关切事项,其合法性因而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新进入国家参与国际制度通常需要接受已有制度的基本宗旨,否则它可能不会被接受为新成员。如果双方不能实现相互合法化,那么新进入国家与国际制度的关系将止步不前。而如果双方实现了相互合法化,使新进入国家取得国际制度成员资格成为可能。其结果是,新进入国家取得了为未来制定规则的机会,因而能够对国际制度的未来走向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28.
植物转基因技术产业化规律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8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植物转基因技术,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可精确改造植物,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改良品质性状等,同时能够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缓解不断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将成为21 世纪解决食物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手段,转基因农作物将占据21 世纪主要农产品的大部分市场。自1983 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面世以来,国内外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飞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已是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的投资重点,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占有已成为国际上的竞争制高点,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安全性仍是能否产业化的争论焦点,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而植物抗逆转基因技术仍是目前的研究难点。 相似文献
29.
30.
在现有国际体系中,不对称性是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与单位行为体的制衡行为直接相关联。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主义的发展,不对称性已从国家层面扩展到地区层面,其原有内涵和制衡逻辑也发生了转移。以地区性作为比较区域间不对称的参考点,作者探讨了地区层面的制衡行为,分析了不对称性、地区性与制衡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不对称的国际关系中,弱势国家出于维护现状或提高讨价还价能力的需要,它们倾向于选择地区层次的制衡行为。由于地区层次的制衡行为伴随着一定的制度化风险,因此地区层次制衡行为的发生需有一定的条件。通过选取欧盟与东盟关系作为考察对象,作者认为,在不对称的国际关系中,地区性能够反映区域间的不对称关系,也代表了地区层次的制衡能力;地区层次的制衡行为没有特定目标,但主要以平衡大国或发达国家的地区性国家集团为主;当弱势国家的内部制衡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质的提升时,它们会更倾向选择通过外部制衡,即利用区域间关系来平衡不对称关系。尤其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单极体系中,当国际结构对霸权国的约束力被严重削弱时,地区层次的制衡作用便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