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为了提高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决策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需构建一套服务于多层级用户的防汛管理智能决策支持体系。通过建立长江流域河网及控制性节点的拓扑关系,对核心业务功能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实现水情预报、洪水演进、防洪调度以及洪水风险分析的预报调度一体化。基于核心业务模型和信息扩展接口,利用GIS可视化技术及WebService交互技术的集成,研制了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流域水雨情的实时查询和防洪调度方案的快速模拟,为流域防汛管理决策提供专业、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2.
大坝渗流性态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相融合的系统分析问题。充分利用大坝渗流实测资料,构建人为参与少、可操作性强的大坝渗流性态评价方法,给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和预估结果,一直以来是坝工领域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借助集对分析方法和熵值理论,在对混凝土坝实测渗流性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度量方法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构建了混凝土坝渗流性态的集对分析模型;研究了渗流评价指标的熵权赋值方法;通过同、异、反三方面的综合分析,实现了混凝土坝渗流性态的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对某混凝土重力坝渗流性态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依据混凝土坝渗流性态的实测资料,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集成考量,能较客观地对混凝土坝渗流性态作出评价和预估。 相似文献
103.
根据世界各地水资源本底条件、20世纪世界供水发展规律、各类用水需求满足度,分析世界供水安全现状。从美国转向需水管理遏制供水无限制增长、新加坡多渠道开源努力提高供水自给比例、以色列建设高效用水体系和置换虚拟水并举、日本设计应急供水体系抵御地震后次生灾害等案例,总结出4条经验:①需水管理是保障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②多元组合供水是增强水资源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式;③提升供水效率与效益是破除水资源约束的重要手段;④建设应急供水体系是减小极端突发灾害损失的有力措施。这些经验可为我国供水安全保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4.
在系统分析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组织体系和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联动组织体系和联动机制的构建方法。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的应急联动响应,应建立基于流域应急指挥中心、地方应急指挥中心和专业应急联动部门3个层次的应急联动组织体系。指出流域跨界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机制、协调处置机制和奖惩机制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5.
106.
针对灌区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相关技术规程为基础,从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灌区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数据,以及灌区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环节(参建单位、参建人员、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资金),提出了基于"关键环节-业务处理"的双层结构数据库模型,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灌区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库。结合湖北省漳河灌区工程建设项目公示、开工报审等业务处理流程,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料的电子化、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透明度,可为工程建设过程实时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7.
108.
为进一步了解岳阳市地下水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状况,利用2008年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数据,对地下水OCPs的浓度水平与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CPs总检出率为72.2%,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检出率分别为72.2%和22.2%,七氯、六氯苯(HCB)和五氯酚(PCP)未检出,ρ(OCPs)的平均值为0.0352μg/L,其中ρ(HCHs)为0.023 2μg/L,占65.9%,ρ(HCHs)和ρ(DDTs)的最大值分别为0.0809μg/L和0.1590μg/L,均明显低于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 OCPs污染状况呈现出水田与城区污染水平大于旱地大于林地、岗地污染水平大于平原大于低丘、潜水污染水平大于承压水的特征。尽管岳阳市地下水OCPs污染程度较轻,但考虑到OCPs的难降解性和毒性在生物体内的逐步累积放大性,应对今后岳阳市OCPs的污染趋势加以重视,加强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09.
110.
针对大岗山高拱坝花岗岩和侵入辉绿岩脉的后期改造特征,通过详细调研和室内外试验,探讨了坝区岩体在后期改造作用下的岩体结构类型、断层发育特征和蚀变特征的差异性,并研究其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及构造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花岗岩岩体结构类型以块状结构为主,而辉绿岩以性状较差的碎裂结构和镶嵌结构为主;坝区断层以岩脉式断层占主导地位,占坝区断层的70%,规模较大,且构造挤压破碎和绿泥石化严重,性状较差。辉绿岩脉后期较花岗岩蚀变强烈,生成了较多的绿泥石黏土矿物,造成其波速和变形模量的降低幅度都较花岗岩大。辉绿岩的强烈蚀变改造形成坝区岩脉式断层软弱结构面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