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农业经济   2篇
水利工程   27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淮河中游水质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淮河中游1998~2007年的水质监测数据,研究淮河中游水质近10 a的时空变异,并采用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对水质污染状况及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中游水质呈逐渐改善的趋势,说明全流域水污染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年内水质季节性差异较大,枯水期水质污染依然严重,多数处于中等污染或是严重污染状态;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为氨氮;淮河中游的上段水质要好于下段,淮南大涧沟段和吴家渡段为淮河中游的重点污染区域和主要污染物输入区域。  相似文献   
22.
刘玉年 《治淮》1993,(2):23-24
长时期以来,淮河流域内治淮基建工程概算没有统一的编制办法。一般情况下,工程在哪个省境内,就采用哪个省的定额和取费标准。由于各省标准由各省自行制定颁发,各省定额修编时期不尽相同,取费标准也不一样,因而省际之间的工程概算中存在的一定的差异。这种状况不利于宏观投资管理和跨省招标施工;个别省份前后多次修改规定、费率和工资津贴,给概算审查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23.
王玉太  刘玉年 《治淮》1999,(10):3-4
全国人民喜迎国庆,欢呼50年来祖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及有关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新中国治淮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 防洪除涝 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余座,总库容268亿m~3。其中大型水库36座,总控制面积3.5万km~2,总库容193亿m~3,防洪库容113亿m~3。 利用湖泊洼地建成蓄滞洪区和综合利用湖泊共13处,总库容335亿m~3。其中淮干中游蒙洼、城西湖等4个蓄洪区,可滞蓄洪水66亿m~3,接近正阳关100年一遇30天洪量的1/5,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4.
刘玉年 《治淮》2006,(11):13-15
淮河地形、水系和洪水的特点,是在遭遇较大洪水时容易形成中游洪水峰高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的境况。淮河中游的地形特点是:淮南大都为丘陵区,各支流河口附近地势低洼,受黄泛淤积及淮河水位的顶托,形成众多湖?白洼地,是蓄洪削峰的天然有利场所;淮北为一片广阔的平原,淮北大堤为其防洪屏障。淮河各主要支流如洪汝河、沙颍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西淝河等大都在峡山口以上先后汇入淮河,洪水易集中而河道排泄不及,往往酿成洪涝灾害。单靠加高堤防增强防范能力,提高防洪标准,不仅堤身要加得很高,安全性能差,而且洪水位将更加长期居高不下,增加沿淮两侧洼地和支流排水困难,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增加运行管理困难。因此,只能适当加高加固堤防,在安全排洪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河道两侧的行洪洼地配合河道排泄洪水。  相似文献   
25.
刘玉年  王世龙 《治淮》1994,(6):15-16
淮河入海水道规划是自洪泽湖东二河起,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东经淮安、涟水、阜宁,至滨海县入海,全长165公里。 入海水道工程酝酿已久。早在五十年代治淮初期,政务院作出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即确定开辟入海水道。1964年水电部规划局在《淮河流域治理初步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为保障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安全,必须扩大入江入海泄量;除继续完成分准入沂相机分泄淮河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外,考虑在灌溉总渠以北,结合当地排涝开辟入海水道。在以后的历次治淮规划中均肯定了实施入海水道的作用。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决定中,把入海水道工程作为洪泽湖及淮河下游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骨干性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26.
为切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利部将“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确定为六条实施路径之一,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和任务措施,为全面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绘就了蓝图。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以下简称“沂沭泗局”)高度重视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工作,将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作为推动新阶段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持续深入学习研讨、狠抓工作落实,努力破解制约沂沭泗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构建更加完善的水法治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流域治理能力和水平,当好沂沭泗流域治理管理主力军。  相似文献   
27.
刘玉年 《治淮》2007,(3):5-7
一、近年来治淮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2003年淮河大水以后,治淮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按照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精神,在水利部的领导下,淮委和流域四省水利部门同心协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目前治淮前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工程建设全面加快,总体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28.
刘玉年 《治淮》2008,(2):10-11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要求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骨干工程建设任务。2004年1月,水利部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29.
刘玉年 《治淮》2023,(8):4-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相继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创造的“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沂沭泗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统筹谋划,落实责任,完善制度,持续规范绿化管理,积极总结经验做法,提升管理水平,稳步高效推进沂沭泗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