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水利工程   2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改良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进行改良,在不同的地开区域种植山地绿肥、薪炭林、牧草和果树。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措施有效地改变区域的植被状况,大大改善2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地生产力,是花岗岩红壤区改良的有效途径,1991年试验区内植被覆盖率提高85%,生物量达26-t/hm^2.a,年减少水土流失量4394.2t/km^2;夏季地表温度平均降低4.5℃,林中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2.
从动量定理和水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出自然降雨条件(即同时考虑变雨强、降雨动量和风影响下的坡地径流过程)下的坡地径流基本方程。在考虑一般问题定解条件的基础上,采用Preissmann隐式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内的10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1%;说明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提出的自然降雨条件下坡地径流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梳理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中5个方面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亟待推广的6项科技成果及其具体内容,对水土保持科技成果推广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现状与战略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介绍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并总结了工作经验,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应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的邀请,以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刘宜柏教授为团长的赣、闽、陕三省水土保持交流代表团一行8人,于1998年3月20日至29日对台湾的水土保持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并就两岸水土保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1.考察的基本情况本次考察是由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提供经费,台湾中华水土保持学会邀请和接待的。在该会常务理事吴辉龙博士等人的全程陪同下,代表团环绕台湾岛一周,途径台北、台中、台南、凤山、屏东、台东等16个县市。考察了流域综合治理、治山防洪工程、山坡地保育利用及环境绿化等水土保持典…  相似文献   
16.
对引种的4个芦荟品种,进行了生长动态、成活率及病虫害等特性调查;提出了适合水土流失区种植的最佳芦荟品种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植被对径流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植被对地表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的影响,阐述了国内外植被对径流影响的不同研究结论;由于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普遍存在,必须根据具体条件,揭示植被对流域径流形成过程和不同径流成分的影响;对不同情况下植被的水文功能要进行综合比较,不能将某一环境条件下得出的结果作为一般规律而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0~30cm和30~100cm土层的填土和黄绵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EN-1固化剂的施用对土壤入渗能力、土壤结构、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酸度的影响.以表征土壤结构、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酸度的指标作为土壤入渗能力评价指标,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经固化剂处理后的土壤入渗能力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EN-1固化剂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程度与固化剂掺量、土壤类型和土壤的取土层次有关.在评价土壤入渗能力的模型中,除大于0.25mm的毛管饱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滞留含水量是共有指标外,其它指标的选取随土壤类型和取土层次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盛衰,通过分析洪水成灾因素,指出水土流失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而水土保持是防洪减灾的根本措施,并对未来水土保持防洪减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籽粒苋的推广方法、推广主要措施及效益,并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