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王景治河辨     
王景是东汉的水利专家。清代以后,在黄河上长期流传着“王景治河,千载无恙”之说。对此、古今学者都有不同见解。从黄河历史看,明、清以来,黄河百年无恙也不可得,几十年无决溢已是重大成就,何况“千载无恙”?那么,王景治河究竟采取什么策略和措施?而实际上是否真安流千年?这是需要辨别清楚的。  相似文献   
12.
13.
张老是我国现代水利专家,他的家乡就在黄河岸边的菏泽市。他热爱黄河,关心黄河,长期从事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同黄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在张老九十大寿之际,黄河儿女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在我1935年参加黄河工作以前,他就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秘书长兼副总工程师。1941~1943年,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黄河在花园口决口后,黄河下游新修316公里黄泛西堤,既是河防线,也是国防线。在当时交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从西安多次辗转来河南,视察黄泛西堤,指导修防工作。我当时是比较年轻的修防段长,他曾勉励我治理黄河,不要守旧,要有创新精神,科学治河。至今仍言犹在耳。解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史前地质时期,据说华北大平原是一个海湾,山东地垒地带是海湾中的岛屿,后来黄河、海河、淮河等河流的冲积扇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华北大平原。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在他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曾提出:“予奉使河北,遵太行山西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五日至二十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史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包括专家、教授、工程师以及热心水利史研究的领导干部一百余人,在驰名中外的古老灌区四川都江堰聚会,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利史研究的学术团体——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与会同志认真交流了近年来水利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黄河下游河势演变及河道整治问题还有许多争论。因为这个问题与治黄工作关系密切,特刊载此文,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两种基本流路 两套工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津白鹤至兰考东坝头是黄河下游典型的游荡性河段,虽有宽、浅、乱的特点,但从历史河势分析,在流路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 白鹤至郑州黄河铁路桥:这段河道长约90余公里,南岸为邙山山麓,皆为土山,历史  相似文献   
18.
西汉时期黄河自黎阳(今河南浚县)以下,横贯冀州地区(即今河北省中部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流向东北,经元城(今大名)馆陶、平原、东光、由章武(今黄骅县西南)注入渤海(见附图)。在西汉二百多年间,黄河不断在冀州境内决口为患,泛滥纵横,不可收拾。公元前7年有个名叫平当的管河官员,面对黄河决  相似文献   
19.
《治河方略》是继明代潘季驯所著《河防一览》一书之后,又一部研究治黄的重要文献。清初靳辅(1633~1692年)编著。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任(黄河)河道总督时,正是黄、淮交敝、漕运梗阻之时。经他10余年的治理,黄、淮故道次第修复,漕运大通,治绩卓著。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玄烨皇帝南巡阅工时,念其治河有功,曾面谕靳辅:俟河道告成之日,纂述治河书,以垂永久。靳辅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完成《治河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治河奏绩  相似文献   
20.
徐福龄 《人民黄河》1999,21(4):14-15
黄河下游自孟津到兰考东坝头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河道。其中郑州花园口到兰考东坝头为防洪确保河段,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花园口以上河段,历史更为悠久。游荡河道的特点是:河宽槽浅,河势游荡频繁,而且范围很广,一般摆动2~8km。翻开黄河下游河道图来看,除了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