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篇 |
工业经济 | 8篇 |
计划管理 | 33篇 |
经济学 | 65篇 |
综合类 | 10篇 |
运输经济 | 3篇 |
旅游经济 | 2篇 |
贸易经济 | 37篇 |
农业经济 | 13篇 |
经济概况 | 21篇 |
水利工程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彩票市场,发挥第二财政的功能,是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彩票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 相似文献
62.
学校内部审计机构与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所拥有绝对的审计独立性相比较,只能是相对的审计独立性.为保证学校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的审计独立性,建议教育部修订《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对高校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3.
环保产业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国际环保产业的发展特点,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障碍作了分析,提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4.
文章采用中国各省1994-2004年的统计数据,定量评估了地方环境管制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环境规章显著提高了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但地方环境法规对其不具有显著影响。上述发现意味着,中国实施严格的环境管制能够收获环境质量提高和生产率增长的双赢结果,且地方政府主导的环境行政管制的实际效力可能要远远优于地方环境法规。因此,在健全地方环境书面立法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的重构,以提高书面法律的实际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65.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一、当前经济体制正面临由过渡体制向新体制的跨越这个阶段的改革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是体制转型时期广度、深度、难度、力度最大的阶段性改革。回顾15年的改革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79-1988年,改革处于发动和起步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改革处于冲破旧体制束缚阶段,探索既能依托旧体制又发育新体制的具体措施。这一阶段,改革的释放效应明显,人们的改革信心增强。农村土地承包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城市改革沿着松绑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第二步利改税、推 相似文献
67.
环保产品消费的"正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市场调节下的环保产业发展将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但政府环境管制产生的对环保产品的强制性需求可为环保产业发展奠定必要的市场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努力均对环保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环境立法的环保产业促进效应的发挥受到环境执法努力的影响,环境执法的环保产业促进效应也依赖于完善的环境立法,其中环境执法可能比环境立法本身更为重要;我们还发现,环境压力、环境意识、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有经济比重等是决定地方政府环境执法努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中国的犯罪治理政策一直奉行的是严厉打击的大棒政策,而忽视提高社会福利条件的胡萝卜政策,但近年来犯罪率的持续上升促使我们去反思和重审现有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一个扩展的时间配置模型发现,在风险规避的假定条件下,如果政府支出是有效率的,政府无论是增加惩罚犯罪的资源投入量还是增加提高社会福利条件的资源投入量都能够减少个体决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时间.但是,基于中国2000-2006年间30个省级数据的检验结果,只支持了社会福利支出的犯罪治理效应,而公检法司支出则不具有预期的犯罪威慑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从财政资源配置的角度而言,中国现阶段选择胡萝卜偏向的财政政策,是比大棒偏向的财政政策具有更低社会成本和更高社会收益的犯罪治理策略;同时,提高公检法司支出效率也应是当前犯罪治理政策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9.
70.
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经济的“双高之谜”是否意味着腐败与经济增长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或者中国的腐败是促进而不是阻碍了经济增长?本文发展了一个可以合理度量腐败程度的客观指标,并以199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腐败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各个源泉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