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2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1篇
水利工程   1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在岩土工程加固中应用广泛,其腐蚀耐久性对工程运行安全至关重要,而相关的腐蚀变化规律及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在总结当前预应力锚索腐蚀耐久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腐蚀耐久性室内加速试验方案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并拟定了各因素的不同影响水平;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试验方案并通过有限元方法对试验模型尺寸和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优化和验证;介绍了模型制作等工艺步骤。相关成果可供类似耐久性试验方案设计参考。   相似文献   
2.
多尺度海绵城市系统雨洪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使城市洪涝灾害的产生具有多尺度特征,海绵城市系统中也存在多种规划建设层级与尺度,且各层级尺度下的规划建设内涵与雨洪控制目标各不相同。本文基于SWMM模型,以位于广州市的三个不同空间尺度区域(局域集水单元、城市汇水区、城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解析、海绵改造方案设计与模拟的方式,对不同尺度海绵系统雨洪控制措施的合理设置,以及实现城市排水治涝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控制目标进行系统性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尺度海绵系统中应通过微观控制措施实现系统径流、出流要素控制,在中、大尺度海绵系统中应通过兼顾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管渠与调蓄设施、源头与终端结合的控制措施,分别实现流量峰值的控制与积水情况的缓解。研究可为海绵城市的统筹规划建设及不同单一尺度区域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提供明晰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识别我国旱涝交替事件以及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引入降雨距平指数(RAI),并提出了一种在月尺度上识别旱涝交替事件的简便易操作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我国旱涝交替事件具有明显的年内分布规律,4—8月份旱涝交替事件发生频次明显增加,8月份以后,旱涝交替事件发生次数减少。不同月份,旱涝交替事件高频区的分布也不同,4—6月份主要在华南地区,6—9月份主要在西南、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总体而言,全国旱涝交替发生的频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而旱涝交替强度的空间格局与频率完全不同,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21世纪以来,珠江流域、黄河、海河流域片旱转涝事件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全国旱涝交替事件强度无明显变化趋势。研究成果能为我国旱涝灾害管理与防控提供科学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水文水资源工程项目高度重视,水文站网规划和管理工作日趋繁重。结合长江流域站网工作实际,利用GIS技术,通过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算法设计,探讨了长江流域站网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功能模块包括数据组织与管理、信息查询与展示、辅助规划与分析、防汛决策与支持,算法设计关键技术有雨量等值面及面雨量计算。该系统能有条理地组织各类站点、快速获取站点数据,其数据和计算方法可为站网规划及防洪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与MM5气象模式耦合的VIC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文气象耦合的角度入手,根据汉中流域的特点,首次在汉江流域MM5运行的9 km×9km网格上构建了VIC日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流域内7个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模拟汉中流域的日径流过程,其模拟精度与集总式VIC模型和集总式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基本相当,但它充分考虑了研究流域内降水输入和下垫面条件的空间差异性,能够提供网格降水分布及流域内产汇流的分布状况,能进一步同中尺度MM5气象模式耦合,延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  相似文献   
6.
运用协整的方法研究广东省东江流域近30年来总用水量与各行业用水量及流域来水量的长期关系,并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行业用水量和来水量的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总用水量的波动主要归因于生产用水的冲击,其对总用水量的方差贡献率之和长期达到91%以上,总用水量对来水的冲击呈现微弱负向响应;第二产业用水对自身和除第一产业用水外的行业用水波动影响强大而持久,为显著的正向响应,远大于各行业用水相互间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在大坝变形监测中,需利用阈值法对数据信号进行小波去噪,而传统阈值法存在很多缺点。在小波去噪理论的基础上,结合Grubbs准则,提出了一种改进阈值门限的去噪方法,并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模拟信号以及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去噪处理。实践表明,经小波改进阈值算法去噪后的数据均方根误差相对于改进前有所减低,信噪比也明显提高,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南昌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和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流域代表性城市南昌市2000~2010年间的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线性增长趋势,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数及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增长趋势;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时,水资源环境对城市化发展主要是保障作用;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相互交替滞后时,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的胁迫与优化作用共存;水资源环境滞后于城市化发展时,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环境的作用以优化为主,使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环境间矛盾逐渐缓和,向协调共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就水位及水力负荷对湿地系统中DO质量浓度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不断提高,芦苇湿地系统中的DO质量浓度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且在300~550 mm水位区间增加趋势比较明显,随着水位的再度升高,在550~650 mm水位区间DO质量浓度增加趋势趋于平稳;随着水力负荷的不断增加,芦苇湿地系统中的DO质量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本实验中最适合的水力负荷在0.8968~1.2230 m3/( m2· d)之间。  相似文献   
10.
长湖水质演变特征及水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湖北省长湖2001-201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长湖年际及月际的水质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5年长湖水质达到最差,然后呈逐渐好转趋势,至2011年,长湖水质已有明显改善。在1个水文年内,长湖的水质优劣顺序依次是: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长湖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年3个水期长湖水质状况的最大隶属等级为Ⅰ类,水质较好。利用卡尔森指数法对长湖2011年丰水期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除习家口水域外,全湖水体基本上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对长湖水环境压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湖的生态系统正面临衰退困境,而主要污染物的年入湖量已大大超出长湖的纳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