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水利工程   8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推荐了一个泥沙颗粒级配曲线方程,该方程考虑了泥沙的非均匀性.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方程、叠加拟合方程等相关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泥沙颗粒级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泥沙的非均匀特性和参数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2.
不恒定非均匀流场中随机波的折绕射联合数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志夏  韩其为  白玉川 《水利学报》2001,32(7):0022-0030
根据考虑流影响的缓坡方程,运用波动叠加原理,导出了一种适合大范围缓变地形情况下,不恒定非均匀流场中随机波的折绕射联合的数值模式。应用该模式进行了概化的半椭圆斜坡海底及渤海湾西部海域不恒定非均匀流场中随机波传播的折绕射联合的数值计算,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三峡水库建成后荆南三口洪道及洞庭湖淤积概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荆南三口洪道的三角洲冲淤特性,引入了计算河道三角洲淤积的平衡坡除法,概算了三峡水库建咸后的82年内荆南三口洪道的冲淤量、冲淤厚度等.并根据洞庭湖的淤积曲线和入湖泥沙数量计算了洞庭湖湖区泥沙淤积量,简单分析了三峡水库对洞庭湖减淤和防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尽管黄河下游河道以堆积性著称,河底、水面不断抬高,但在长期水沙作用下,特别是河流的自动调整和反馈迅速,其平衡的趋向性也很明显。从上、下河段挟沙能力及典型资料看,当流量为1000~4000 m3/s时,上段(河南河段)挟沙能力与下段(山东河段)之比为1.049~0.915,即流量小于2000 m3/s时,上段挟沙能力大于下段;而当流量大于2500 m3/s时,下段挟沙能力则大于上段;流量为2300 m3/s时,上、下河段基本平衡。从多年平均过程看,如果不考虑高含沙洪水,不漫滩,流量沿程不变,下段输沙量为上段输沙量的1.01倍,也说明多年输沙量是平衡的。特别是从1960年9月至1996年10月的资料看,三门峡至利津河段淤积36.32亿t,其中20次高含沙量洪水淤积37.22亿t,若不计高含沙洪水,则全河冲刷0.90亿t,占来沙348亿t的0.26%。  相似文献   
25.
韩其为 《人民黄河》2002,24(4):9-10
小浪底修建后,黄河下游河道仍然具备游荡性河型的一般条件,即坡降大、堆积性、床沙细、流量变幅大。但是在一定时间内或下泄清水或下泄低含沙量水流,将使下游河道首先发生两种变化:一是变堆积性为侵蚀性;二是洪峰削减流量变幅减小,使流路、流向相对稳定,在这两种作用下,有可能使游荡性河型向稳定分汊、甚至向顺直微弯河型转化。建议今后对河床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成果进行更高概括,使河道治理途径和方案容易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26.
根据潮流、波浪及湍流运动尺度不同的特点,引入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多重尺度法,应用导数展开法分离Navier-Stokes方程和质量传输方程,导出了波浪作用下的浅水环流方程、潮位和潮流作用下的浅水波方程及波流联合作用下的悬水扩散方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潮流波浪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与雷诺方程进行了比较。为研究海岸动力因素运动规律和诸动力因素与海岸相互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长期使用水库的平衡形态及冲淤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4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水库长期使用问题研究。为了了解长期使用水库冲淤过程的内在规律,本文主要对水库的淤积发展过程,平衡时纵横剖面的形态及平衡后的冲淤特性等问题进行研究,供工程规划和调度参考。一、水库淤积相对平衡水库淤积最终将导致淤积的终止,而进入相对平衡.水库淤积平衡按河床形态,可分为纵向平衡(纵剖面达到平衡)与横向平衡(横剖面达到平衡);按泥沙输移,可分为悬移质  相似文献   
28.
卵石起动流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卵石河床为例,阐述了非均匀沙起动流速的确定。分析了卵石形状(扁度)对起动流速的影响,介绍了非均匀卵石起动规律的野外试验结果及其与理论的对比。引用长江卵石运动的实际资料检验了分组起动流速公式,这些均表明作者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最后对已有的几个分组流速公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黄河下游输沙及冲淤的若干规律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从黄河下游河型沿程变化的实际出发,利用建立的河相系数与流量的关系以反映这种变化,进而深入研究了黄河下游有关输沙和冲淤的一些问题。诸如上下河段(游荡性河段与弯曲性河段)水力因素的对比,下段冲刷的临界流量的存在和证明,输沙能力的确定,第一造床流量与第二造床流量的意义及表达,来沙系数的理论基础,上、下河段输沙能力对比研究,以及游荡性河道整治时应注意上下段输沙能力均衡等。这些问题都是黄河下游输沙与冲淤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较深层次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作了深入研究,得到了统一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0.
韩其为、何明民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中悬移质非均匀沙挟沙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验证的资料包括实验室资料、黄河、长江等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统计理论非均匀沙挟沙能力计算方法是基本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